Saturday, April 30, 2005

IT从业人员必看的10个论坛

(IT方面的论坛太多了,有综合,有专业,有行业,在各个论坛里混了几年,体会颇深,以前是论坛哪里人多,往哪里去,新浪论坛,网易是经常去的,人多啊,好几十万,去了以后才发现没有意思,没有共同的语言,于是逛专业论坛,行业论坛,终于找到了共同语言,总结一下论坛的经验:人不在多,有仙则灵,贴不在多,有精则行,逛了大半辈子,一个IT人发展方向一定要除了技术外,业务,理论,思想一个都不能少,于是我推荐如下这些论坛,或许真能帮助您,做论坛,都是赔本的买卖,不收费还帮助你学习,得向斑竹们致敬啊。
  
    以下论坛排名不分先后,还有许多业界知名的论坛,主要有点偏门,这个不做概述,呵呵。


    IT营销管理类
  
    http://www.topren.net/

  
    适合人员:企业策划,CIO
  
    业界知名的知识站点“唐人社区”,信息化管理顾问可以去看看,人也很多,下载资料也不少,实质性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我记得是非常专业的网站。
  
    评价:不错,速度也还可以。

  
    IT技术开发综合类
  
    http://community.csdn.net/
  
    适合人群:只适合软件开发者
  
    技术开发最全面的论坛,里面可以遇到很多牛人,版面也很全,什么J2EE,.NET啊,该有的全上,在这里基本上可以提出任何问题,人气也是最旺的,不过一般提出的意见都有正方两面的,所以最终解决问题,还是靠自己。
  
    评价:专业,很牛逼,就是速度慢。
  
    www.itpub.net
  
    适合人群:数据库开发人员
  
    数据库方面是非常著名的,牛人不少,不过,现在比较杂,什么都做,网络,操作系统,行业应用,到体育贴图,当然有些也不错,人气非常高,特别是灌水方面,^_*.
  
    评价:强,速度一般;
  
    http://bbs.chinaunix.net/forum/
  
    适合人员:系统工程师
  
    这里的特色就是操作系统方面在业界是最著名的,牛人不少,目前,在数据库,网络方面也颇有建树,当然灌水方面也不赖,呵呵,属于温柔性
  
    评价:强,速度还可以
  
    bbs.chinajavaworld.com/
  
    适合人员:JAVA开发
  
    JAVA方面非常综合的论坛了,牛人也很多,是一个难得的JAVA论坛,涉及你想象的关于JAVA目前任何技术。
  
    评论:强,速度还可以。
  
    http://www.huihoo.com/forum/
  
    适合人员:中间件开发者
  
    人气不错,版面风格独特,在开源,中间件,工作流方面非常不错,问题讨论都非常深刻、也很专业。
  
    评价:很好,速度一般;
  
    IT售前技术顾问综合类
  
    http://www.sysvs.com/bbs
  
    适合人员:IT售前及技术顾问
  
    业界知名的售前技术顾问论坛,比较新异的知识点,各个IT行业版快划分也比较好,也非常专业,绝对是我稀饭(喜欢)的风格,网站风格业内罕见,也有很多专业文章,没有地方灌水,厉害。
  
    评价:很好,速度比较快
  
    网络工程类
  
    www.1000bbs.com
  
    适合人员:布线/网络工程师
  
    人气很旺,特色是版面比较紧凑,综合布线这一块很权威,很窄很专,时间非常久了,颜色比较明快,就是太低端了,
  
    评价:不错,速度一般
  
    http://www.sharecenter.net/
  
    适合人员:网络工程师
  
    之所以我喜欢是这个网站很多做CISCO工程都知道,也是别人介绍我去的,时间非常久了,颜色比较暗谈,属于忧郁型。
  
    评价:不错,速度也还可以
  
  
    IT管理综合类
  
    http://club.amteam.org/
  
    适合人群:大多数,
  
    评论类比较多,基本上在其他媒体上看到的评论,这里都会有,要想了解IT发展的情况,就来这里看看。
  
    评价:很好,休闲工作都可以看。

Friday, April 29, 2005

动态改变asp.net网页的标题!

实验成功方法有二:

方法1.

首先:在.aspx页:


<br /> <%=PageTitle %> <br />

。。。。。。。



其次:在.aspx.cs页:

public class news_view : System.Web.UI.Page
{
。。。。。。。。。。。。
//用于动态设置页面标题
protected string PageTitle;

。。。。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

//动态设置网页的标题title为显示页内容的“标题”
PageTitle=lblBiaoTi.Text;

。。。

注意:这里的lblBiaoTi是一个Label控件,也可以是TextBox控件或其它服务器控件。

PageTitle=lblBiaoTi.Text;句之前lblBiaoTi的Text属性一定要被赋过值。

方法2:利用Literal控件

首先:往.aspx页中拖入一个Literal控件。ID设为PageTitle。

其次:进入.aspx的HTML页面,将刚加的Literal控件的代码完全剪切并粘贴到之间。

最后:在.aspx.cs页面的适当位置,如PageLoad函数中设置PageTitle的值。

示例:

在.aspx中:



<br /> <br /> <asp:Literal id="PageTitle" runat="server"></asp:Literal> <br /> <br />

在.aspx.cs中:

public class news_view : System.Web.UI.Page
{
。。。。。。。。。。。。
//用于动态设置页面标题
protected string PageTitle;

。。。。

private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

//动态设置网页的标题title为显示页内容的“标题”
PageTitle=lblBiaoTi.Text;

。。。

注意:这里的lblBiaoTi是一个Label控件,也可以是TextBox控件或其它服务器控件。

PageTitle=lblBiaoTi.Text;句之前lblBiaoTi的Text属性一定要被赋过值。


Thursday, April 28, 2005

个人网站误区之二-同质化严重

作者:黑马帮小白

http://www.heima8.com

前些日子笔者发表过一篇文章《【警惕】个人网站勿陷赚钱误区》(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7/75851.html),是看到了国内很多个人网站不合时宜的把做站的目标锁定在赚钱上,急于求成,而忘记了只有真真正正做好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服务于固定人群才能更好的留住用户,同时扩大自己网站的流量以及业内的知名度,以谋求日后更好的发展。



随着黑马成员逐渐增加,笔者又从中看出点不利于个站乃至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象,由感而发,借donews一席之地用以提醒广大站长兄弟。



自从hao123被baidu收购了以后,网址站好像一夜之间遍地开花,音乐下载,在线视听也不甘落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此类网站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太多创新,大都是用被站长们称之为“小偷程序”的程序定向抓取,导致同质化情况非常严重,长此以往对整个互联网和站长们自身都是不利的。



分析一下原因,这些站长大都热爱互联网,想通过互联网成就一番事业,但是苦于入行无门,加上自身资源匮乏,于是大家都朝着做的好的个站典范hao123之类发展,并非说这些方向没有发展,而是不是时机,这类网站技术含量稍低,也很容易被整站复制,能否成功更多的取决于市场的先入为主和强大的资源优势,对于本身就没什么资源的中小站长们来说靠这个取得一定的成功真的很难。如此说来,个站站长们就没有机会了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立足擅长的方向,服务固定的人群,采取适当的合作”,这是笔者送给广大站长们的一句话,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上亿的网民数量,如果你能够做到服务于其中一小部分网民也就足够了,黑马成员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无忧网】(http://www.vooyoo.com),曾经是一个个人网站,现在已经商业化运作,这个网站定位非常清晰,个人知识门户,收集了成千上万个文档模板,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等管理人员,依笔者的眼光来看,这个网站将来很有可能走向顾问咨询,ISO代理培训等等方向,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而且经营久了必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其它人想完全复制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恰当的时候引入外部的资源,用自己所具备的资源来换取不具备的资源实现双赢,这是当今互联网更广泛采取的方式,小到我们黑马,大到Yahoo中国哪个不是用资源互补谋求双赢的方式,很少有网站会采取当年烧钱的方式了,对于个人网站也不例外,如果hao123在被收购之前引入了些合作或者说投资,进一步的进行商业化包装我想他卖出的价格就不只是现在的价格了。



写了这么多文字,希望对广大站长有点作用,最后忠心祝愿广大站长都有一个好的发展!

Colleges that descriminate Asian and How to protest

If your Asian American teenager received rejections from these colleges:
  • Georgetown (urban)
  • Dartmouth (rural)
  • Princeton (suburban)
  • Juilliard (urban)
  • Amherst (rural)
  • Williams (rural)
  • Duke (suburban)
  • Swarthmore (suburban)

file discrimination complaint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 Office of Civil Rights and the Office of Federal Contract Compliance Programs (OFCCP)


Office for Civil Right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400 Maryland Avenue, S.W.
Washington, D.C. 20202-1100
1-800-421-3481
FAX: (202) 245-6840; TDD: (877) 521-2172
E-mail: OCR@ed.gov
Web: www.ed.gov/about/offices/list/ocr/index.html

Full link: http://www.asianam.org/colleges.htm

Attention.XML - RSS延伸技术

Zheng介绍了Yahoo的My Search推出存档功能。

Yahoo的My Web能够让用户保存搜索结果中的网页,她说能够将保存的内容用目录方式分类,可以通过email、rss、im和360度分享。

Yahoo的My Web很像一个社会性书签服务,我们通过搜索将链接保存下来并且分享。但更值得关注的是Yahoo在My Web中采用了Attention.XML技术,提供attention.xml输出。

从去年开始,Attention.XML技术在Blog和RSS领域得到了广泛讨论和高度关注,很多人认为它是基于RSS最重要的一项延伸技术,而Yahoo的采用,使得Attention.XML做为一项RSS延伸技术正式步入市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里,它将成为Web2.0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什么是Attention.XML: Attention.XML是一种通过Metadata数据格式记录和分享RSS阅读行为的技术,它将用户通过RSS阅读的文章,时间,频率等信息记录进而生成XML文件。

实际上Attention.XML是一种记录格式,当我们在通过RSS阅读器或其他阅读工具进行新闻阅读时,它将我们的阅读习惯和用法记录下来,包括阅读的文章条目,阅读时间,文章链接等等。

目前RSS阅读存在的问题: 1. 信息过量:RSS阅读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我们可能收集了300条信息源,这些信息源每天都在更新而我们根本无法看完。 2. 缺乏参与性:目前的RSS阅读都是个体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知道朋友订阅了哪些RSS信息,但无法知道他们每天阅读了哪些具体条目? 3. 无法协同合作:无法实现团队或几个人之间的协同合作。 4. 缺乏准确性:订阅的RSS源每天可能有成百上千条更新,而这些信息到底哪些是对自己有价值的呢?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令我们无从下手。 5. 缺乏提示功能:很多时候一条信息可能被几个甚至10几个人写到了Blog里面,而导致我们从不同的RSS信息中重复点击同一个链接。

上面这些都是目前RSS阅读方式无法解决的,而Attention.XML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Attention.XML的一些背景资料: Attention.XML是一项开放的协议,由Steve Gillmor (1,2), David Sifry首先提出并制定了技术规格,其后得到了Robert Scoble,Jeremy Zawodny等“信息狂热份子”的支持。Scoble在年度技术预测中提到2005年底Attention.XML将成为RSS和Blog领域最热门和重要的技术应用之一。

Attention.XML为我们带来什么:
Based on the reading habits of the people whose opinion I trust, tell me what new stuff I should read

Attention技术不单记录用户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分享阅读习惯。通过它,我们知道自己信任的Blogger们每天都阅读了哪些内容,而他们的阅读内容综合起来作做为自己阅读的参照。这与社会性网络的理念是吻合的,将我们的阅读习惯建立在信任关系的人与信息之间产生的互动之上,而同时我们个体的阅读习惯也因为互动而影响其他人。阅读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行为,Attention将阅读演化成一种社会活动,而切信息在整个互动过程中通过了由机器到人再到机器的筛选过程,反馈给最终阅读者的信息也更加的精确。

从商业角度来说,Attention也具有丰富的价值,Steve Rubel认为它将成为企业公共关系(PR)的杀手级应用,不论是出版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通过Attention,企业可以更准确的获得用户反馈,了解用户习惯,而能够针对这些信息来制定更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策略。而且这种互动让商业行为更加人性化,试想一篇关于公司的报道于媒体网站上,而通过Attention.XML,企业可以知道哪些blog谈论了这篇报道,阅读的人次,阅读的时间等等,同时这些读者之间也因此而建立起了联系,我能够知道有多少其他的Blog也在同时关注这篇报道。

不过Attention.XML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但不论未来Attention的技术规格如何发展,类似于这种理念的技术将成为Web2.0中的重要应用。

Tuesday, April 26, 2005

The Incremental Web

We see a gigantic hole -- an opportunity -- in online search. Search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navigational paradigm for goal-directed reference queries. But search is a poor way to stream new developments around a topic.

Reference Web vs. the Incremental Web

Google searches the reference Internet. Users come to google with a specific query, and search a vast corpus of largely static information. This is a very valuable and lucrative service to provide: it's the Yellow Pages.

Blogs may look like regular HTML pages, but the key difference is that they're organized chronologically. New posts appear at the top, so with a single browser reload you can say "Just show me what's new."

This seems like a trivial difference, but it drives an entirely different delivery, advertising and value chain. Rather than using HTML, the delivery protocol for web pages, there is a desire for a new, feed-centric protocol: RSS. To search chronologically-ordered content, a relevance-based search that destroys the chronology such as Google is inappropriate. Instead you want Feedster, PubSub or Technorati. Feed content may be better to read in a different sort of client, such as Newsgator, rather than a web browser.

And finally, there is a different advertising opportunity. Rather than the sort of business ads you see in the Yellow Pages, instead the ad opportunity is more about reaching a particular demographic or subscriber group. The kind of ads that are in magazines. How do you keyword target a breakfast cereal advertisement to fitness-conscious 21-25 year olds? You can't. You need to find something those people are reading, and put your ad there.

Reference Web,
goal-directed Incremental Web,
subject feeds
Amazon NY Times
Google Google News
StreetPrices BuzzMachine
IMDB Smoking Gun
Cars.com Autoblog

While there's been considerable deployment of goal-directed services, there has been litt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round automated aggregation of relevant topic streams. Until now, this hasn't been a problem. Most of the growth on the web over the past 10 years has been reference services. But now we're seeing an explosion in the number of sources publishing new incremental content every day. Blogs certainly -- but other sources too, such as news organizations, companies, and our increasingly web-enabled governments are pumping out gigabits of fresh news online every day. There is a vast proliferation of new incremental content underway.
It's not appropriate to try to stream this incremental info with keyword searches. It just doesn't work. Say you want a feed of interesting news about Google. A while back I posted something on this blog about Google which you'd probably want to see in such a feed. But the rest of the articles here are not about Google. So you don't want to subscribe to blog.topix if you just want news about Google. But a keyword search for "google" isn't going to deliver a useful experience either -- there are far too many stray mentions of "google" on the web every day. To get a relevant news feed about Google, you either have to have people read everything for you and edit away all the junk, or find an algorithmic technique to do the same.

Human powered techniques work well when the collection to be scanned is small, or if you're trying to cover a handful of subjects. But in the near future, when there are 100X or 1000X the number of posts/day on the blogosphere as there are now, humans won't be able to keep up. Interesting posts in out-of-the-way places like this weblog won't be found in a timely manner, or perhaps not at all. Navigational needs and discovery methods change when you add zeroes to the end of the number of things you're looking through.

This mirrors the evolution of navigation on the web itself.

proto web: bookmarks
small web: editorial directories, e.g. Yahoo
big web: algorithms, google

For a small web (10-30M pages), editorial guides like Yahoo's original directory worked great. But when the web grew to 300M pages, the 50-200 editors couldn't keep up anymore. And when it grew to 10 billion pages, even thousands of editors at a directory like the ODP can't scale. At that point you need algorithms to scale, you need Google.
An analogous transition will occur for webfeed content.

Relevance

Relevance of new information = freshness X personal context.

PageRank doesn't work for incremental data. News by definition is new, and links take time to accrue. So if you're waiting for the web to vote up a new piece of information before you'll see it, you'll lag behind other news services that can recogniz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e instant it's published. Relevence for a news item i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event, the timeliness of notification, and relevance to a topic. This personal context is hard to derive by keyword.

Example: Company goes public -- interesting if you work there, own stock in it, follow the industry of that company, buy the product or live in the town where the company is located. Keywords will find the company name, but maybe not the town, or the industry.

Scaling to the Long Tail

This is what we do at Topix.net. A way to think of us is as a purveyor of 150,000 mailing lists, each focused on a location or a topic. All updated from the broadest variety of relevant sources on the net. We are also finding that audience aggregated by topic in this way is very valuable.

Folks like Jason Calacanis and Nick Denton are doing this with human labor. Car news from Autoblog, or Jason's cancer blog, or Nick's cool gadget blog. These are great sites, and I am convinced that Jason and Nick have figured out 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and are both going to be hugely successful. A computer-generated product will never replace high-end editorial sites like these.

But they don't have to. Search may be a winner-take-all market, but news isn't. I don't get all of my news from a single source, and neither do you. For comprehensiveness, algorithmic techniques will have to come into play. People-powered systems just don't scale to the long tail. So we are leveraging computers to stream news, not for just 10's or 100's of topics, but for every subject. Mobile home manufacturing. Minot, ND. 5,000 sports teams. 6,000 public companies. Every disease. Every celebrity. And so on... 150,000 topics, updated every 30 minutes 24/7, from every publisher in our crawl.

There are 4-8 million active blogs now. At this size, you can still "know" the top bloggers, and find new posts worth reading by clicking around. But when the blogosphere grows 100X or 1000X, the current discovery model will break down. You'll need algorithmic techniques like Topix.net or a Findory to channel the most relevant material from the constant flood of new content.

网络“论坛”商务模式观察

时间:2005年04月25日 11:20
来源:王鹏彬 原创-IT



论坛被一些研究者推为下一波互联网创业模式。最近,本人对国内一些论坛进行了跟踪研究,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请诸位方家斧正。



1、论坛商务模式形成轨迹



(1) 纯论坛阶段:简单无心,免费求真



纯论坛阶段的特征是一组核心人群(某领域的前沿专家)用最简单最低成本的技术形式无意识的共同探讨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论坛的雏形就是一个问题组。与一般问题组的封闭形态不同的是,这个问题组不但采取免费形式,而且对公众(网民)无条件开放;同时,这个组所讨论的问题外延很大。



(2)脱论坛阶段:顺势而成,利出自然



核心人群由于是该话题的前沿专家,通过长期的交流学习又共同提高了话语霸权,因此逐渐在论坛的边缘人群中确立了意见领袖地位。水平最高的意见领袖逐渐成为论坛的当然精神中心,一般的意见领袖则成为各个板块的斑竹,自然形成高低搭配,分兵把守的组织系统。

同时,边缘人群逐步壮大,一方面信息的需求超出了免费论坛能够承受的供给范围,另一方面市场的群众基础开始成熟,此外,大量的稀缺知识资源也已经通过长期的积累储备到位。

此时,论坛逐步褪去免费的外衣,加入大量增值服务板块,以各种形式转手销售所掌握的合法的、非法的或者当前没有法律约束的稀缺知识资源,从而逐步完成从免费论坛到商业网站的蜕变。



2、论坛商务模式的若干特征



(1)从时间上看:长期潜水,一朝出头



在“纯论坛阶段”停留的时间相当长,如果以是否盈利为分界点,据本人观察,从论坛创建到成为可盈利网站,至少需要经过3年以上的“潜水期”。也就是说,做论坛必须有“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心理和战略准备。



(2)从主题上看:热点前沿,上下兼顾



所讨论的主题必定是热点问题,或者是带有前沿性质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这个主题的外延必须足够大。既能吸引尖端人群参与,也能吸广泛吸引中低端人群参与。也就是说,

主题必须具备广泛的群众性。譬如,“民族”、“军事”、“经济”、“科技”、“知识”等主题皆符合此要旨。



(3)从组织上看:共求真知,自然牢固



论坛的组织系统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开始是一个人或者一组人牵头,在小众范围内探讨当时还是前沿性质的问题。这种讨论完全为了求知,彼此真诚相待。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由于人的学习力大小不同自然形成了知识权威,并构建了次级系统。这种由共求真知而形成的组织系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足以形成强力的领导中心。



(4)从营销上看:低进高出,超额价值



营销的核心就是低成本买进资源,高价格卖出资源。论坛实现盈利的手段无出其右。

低成本的买进(聚合)知识资源:基本上靠无偿、非法和无法约束的手段买进,边际成本基本为零,直接成本不过是一台电脑、上网费而已,可以说微不足道。

高价格的卖出(重新结构化)的知识资源:通过远程下载的方法,以正常甚至高于正常知识产品(书籍、报告、音像)价格的形式卖给论坛早就培养起来的边缘人群。



3、综述:前途可期,分化整合



论坛被一些研究者誉为下一波互联网创业模式。从本人的观察看,非常有道理。

从政府角度看,互联网产业是受到扶持的,也就是说,我国政府对网络业是采取“放水养鱼”态度的,这构成了论坛生存的良好“水域”。

从社会的角度看,论坛具有明显的知识传播和教育功能,能使大众低成本的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无数个论坛将能够从整体上塑造国民的学习意识,提高国民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活力。

从商业的角度看,论坛目前还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个别创新”范畴,能使主办者享受到“超额剩余价值”,值得投入。

从另一个角度看,鉴于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重大。为防微杜渐,扬长避短,各国政府正加紧对互联网进行治理。我国政府近期对互联网问题也是频频出手,可以预期,互联网“大规范”的日子为期不远。

考虑我国新闻和信息政策特点,可以预见,言论性、危害公众利益性论坛的好日子恐怕不多了,而专业性、实务性,与国与民有现实利益的论坛将会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草根网站遭遇拐点

计世网综合消息 资本的助推能否改变个人网站半地下生存的尴尬现状?个人网站的站长们是否真的已经等到了“黎明时分”?

草根网站遭遇拐点
本报记者 王翌

2005年4月7日,国
内上百家知名个人网站的站长齐聚厦门,参加首届中国站长论坛。这些个人网站虽然很少在媒体前露面,但其年收入之和早已超亿元。当这个长期被人忽视的群体浮出水面,业界在感到新鲜的同时也有疑问:个人网站的未来在哪儿?

低估:草根价值上亿

几个月前,记者在调查Firefox浏览器在国内网民中的使用率时曾经引用了9flash.com网站的访问量数据,一些IT圈里的网友曾在记者的Blog上留言质疑,认为该网站是一家很小的个人站点,不足以取信。但很快,这家个人网站就被上海一家外资企业以上百万元现金收购了,而收购方看中的正是9flash的高流量。
类似9flash这样成功的个人网站早在2004年就已有过,只是主流媒体从未关注过而已。实际上,个人网站由于种种原因,也几乎不会主动和媒体接触,甚至有些站长根本不愿意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个人网站往往被外界当作“半地下”生存的群体。
在2004年7月以前,hao123.com对大多数互联网从业者来说都还是一个陌生的网站,只是在业内风传百度拿出5000万现金及部分股权来收购这个似乎只对“菜鸟”有价值的网址站时,业界才恍然发现这个金矿的存在。而实际上,这家网址站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其站长李兴平一直保持低调,从未在外界曝光。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认为,hao123只是一个简单的网址站,不值那么多钱。而那些了解hao123的人却在为李兴平叫屈——他们认为hao123是被贱卖了。由于国内以千万计的网民都将上网首页设为hao123.com,从某种意义上说,以hao123为代表的网址站才是真正的门户网站。而hao123在被卖掉之前,每月收入已经上百万,其相应的运作成本却非常低,圈内人都认为百度拣了个大便宜。
起点中文网也是在2004年下半年被卖掉的个人网站之一,虽然比不上hao123的流量,但作为网络文学站点中的佼佼者,起点中文网也让盛大网络开出了2000万元的高价。与hao123、起点中文网不同的是,另一家网址站265.com从IDG手中得到了风险投资,为个人网站的良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4月7日,对于到厦门参会的站长们来说,或许意味着“天亮了”。但对于长期熬夜上网的站长们来说,可能一时还难以适应“天亮了”,有些人宁愿继续呆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
据上海艾瑞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个人网站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有50多家,收入在10万~100万元之间的有300家左右,这些网站的总计年收入已经达到3.3亿元。但这可能还是保守的估计,有些个人站长认为这个数字被大大低估了,因为个人网站的收入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站长们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要调查清楚有很大的难度。
相比这些盈利能力颇高的个人网站,国内一些商业网站的盈利状况却不佳,所以这次厦门的中国站长论坛上出现的不只是100多位个人站长,想取到“真经”的大网站来人更多,原本计划150人的会议,最终竟有300多人参加。

夹缝:生存环境恶劣

来“取经”的人很多都空手而归了,个人网站的运作模式千奇百怪,远远超出“业内人士”的想象,更有很多个人网站是根本无法模仿的。
参加这次站长论坛的个人网站主要可分为网址导航、软件下载、影视音乐、文学社区、游戏娱乐、专业服务等几种不同类型,其中大部分网站的收入是通过广告联盟、收费服务和产品营销等途径,其中来自网址导航、影视及音乐、软件下载站的广告联盟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据艾瑞咨询的调查显示,这些个人网站的投放广告分为移动增值、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影视推广、游戏、电子邮箱和分类广告,其中移动增值、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投放的广告占总投放广告的70%以上。而这些在线广告的收益情况与网站的流量息息相关,所以个人网站对流量的追求要比商业网站更明显。
一位“混”进个人站长论坛的商业站点负责人告诉记者,比较正规的商业化网站虽然也很看重流量,但流量绝不是一个网站的全部,互联网站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服务模式的创新。个人网站由于运作模式灵活,个人站长也不受常规思路的拘束,比较容易发现新的发展思路,但他们最缺乏的是将好创意付诸实践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最容易做成功的个人网站其实还是网址站和下载站居多,但这些领域现在也已经基本趋于饱和。”这位商业网站的站长认为,现在的个人网站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平台期,“要想看到大的突破,可能还首先需要技术方面的创新吧,现在的个人站长普遍还是将目光放在‘流量’上!”
有意思的是,对流量的刻意追求不只催生了一批提供优秀内容的个人网站,也同时催生了“流量经济”——互联网作弊产业,而这个产业的日益壮大又反过来开始威胁个人网站的生存。
swzn.com(驽兽下载)是广东一个经营了数年的软件下载站,其站长一直是独自运营这个站点,并在2004年开始有不小的收获。但这个典型的个人网站现在已成为互联网作弊产业的牺牲品——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所谓的“作弊黑名单”上将这个没有作弊的网站也一并列入,而该网站的Google Adsense(Google付费点击广告服务)账户也由于竞争对手网站组织的恶意点击而被Goolge终止了。
所谓流量作弊,就是通过技术或非技术手段骗取用户点击或恶意操纵搜索引擎的查询结果,以提升自身网站流量的网络欺诈行为。swzn.com的站长告诉记者,类似他的遭遇在国内个人站长圈里早已不是少数,甚至国内一家号称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公司已经在个人站长圈里“臭名远扬”。
“站长们对那些喜欢用人工封站的搜索引擎其实是怀着矛盾的心情,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家中等规模网站的站长告诉记者,其实所谓针对搜索引擎的作弊,在搜索引擎公司内部也一直没有特别清晰的界定,当搜索引擎公司难以用技术来甄别所谓的“作弊”行为时,人为干预搜索结果就成了惟一的解决方案。“事实上,中文搜索引擎普遍采用人工手段而非技术手段来排除所谓‘作弊’行为的干扰,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技术难度确实很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搜索引擎企业其实并不愿意在防止作弊上进行技术研发的投入,既然采用人工排除的手段成本很低,何必再去搞开发呢?”
采用人工手段来解决“作弊”的最大后遗症就是由于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而导致的不公正处理,那些遭遇不公正处理的站长必须付出很大成本来“摆平”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搜索引擎公司或门户网站,这已成为swzn.com等网站的一个很大负担,而这种情况的产生又恰恰源自极少数个人网站的急功近利。最近又有消息称,Google也陷入了这个怪圈,开始“手工封站”。
行业内的一些“不正之风”或许还可以通过市场的协调来逐渐规范,而来自外界的“冷空气”就更令个人网站的生存显得举步维艰。
“交税就曾经是个问题,”一位站长告诉记者,他的网站现在每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不过我只有一个人做,在新《公司法》之前没法注册公司,虽然也没人来查账和收税,但那时候心里总是觉得很不踏实。”记者发现,几乎所有个人网站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9flash的站长杨涛当初干脆和父亲一起注册了仅有两个人的小公司。
近期在个人网站圈中被炒得沸沸扬扬的“33号令”也让很多个人站长非常郁闷,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最新规定,非盈利性质的互联网站都要到各地的通信管理部门备案,站长要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限期内没有备案的网站将被处以高达一万元的罚款。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天中国的个人网站要获得良性发展,需要面对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而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多倾听业界的反应,“沟通非常重要,个人网站是互联网赖以保持活力的最后一块阵地,管理部门的初衷是好的,但要用什么样的政策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拐点:寻求资本助推

尽管面临各种压力,个人网站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始终是中国互联网事实上的主力军,而现在处于产业界前台的一些大网站,在“做大”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借助过个人网站群的势力,甚至很多大网站本来就是从个人网站开始创业的。
“短信联盟第一次让‘圈外人’看到了个人网站的实力,尽管它的下场不怎么样,但业界也不能将责任都推到个人网站的身上。”一位对网络联盟模式深有研究的投资界人士对记者表示,其所在的VC曾经与很多网络联盟接触过,尽管最终未能达成投资意向,但网络联盟的实力已经给这些投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单一网站的流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将成千上万家小网站的流量集合在一起,这种实力就很恐怖了。”其实,在2004年迅速崛起的淘宝网就是靠“奕天UnionSky”这样的联盟来冲破竞争对手的封锁的。
看到个人网站价值的不只是淘宝网,金山、雅虎3721等公司此次也都出现在厦门,而IDG风险投资机构在这次站长论坛上更是出尽了风头。这次会议的承办方正是得到IDG投资的265.com,IDG的投资经理们很早就已开始接触个人网站这个群体,一些个人网站的站长也开始在265.com的身上看到了资本“助推器”的效应,很多个人站长在论坛未结束时就开始与风险投资商频频接触。中国个人网站的拐点已经近在眼前。


改变世界的10大定律

  最近几十年中,摩尔定律等10条定律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这就是当今世界的10大定律。

  1、摩尔定律:让我们一同来倾听一位亿万富翁对于摩尔定律的感悟。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 Capital的缔造者唐·瓦伦丁将摩尔定律视为商务运作的关键所在。他的公司曾向苹果、EA、思科、雅虎以及Google等多家高科技公司进行投资。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的时候,他坦率地表示:“十分简单,我只是遵从摩尔定律,并且对随之而来的结果进行一些猜测而已。”今年的4月份正好是摩尔定律的40周年纪念。1965年,戈登·摩尔(3年之后他亲自参与了英特尔公司的建立)首次提出:硅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会以每年一倍的速度翻番。到了1975年,摩尔先生将一年的周期改为了两年,而摩尔定律从那以后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芯片业发展的圣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摩尔定律适用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芯片,从个人电脑到手机产品,再到音乐播放器,几乎任何与高科技沾边的产品都适用于摩尔定律,在保持售价不变的前提下,产品性能翻番的周期也逐渐演变成为了18到24个月。正是通过对于摩尔定律的信任,唐·瓦伦丁在个人电脑、游戏、以及搜索引擎等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2、摩尔定律边际定律:此条定律表示,在保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数字产品的售价以每年30%到40%的幅度下滑。这条定律也可以解释为何用户手中价值299美元的Treo 650牌电脑在性能方面可以媲美1988年售价达到3500美元的康柏电脑产品。

  3、安迪比尔定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次电脑大会上,有人表示:“安迪提供什么,比尔拿走什么。”换句话说,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一旦向市场推广了一种新型芯片产品,微软CEO比尔盖茨就会及时地升级自己的软件产品,吸收新型芯片的高性能。摩尔定律的效能保证了新型软件不断出现在市场上,然而通常新软件只不过是表面的提升而已,不过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软件技术也会在某一时刻达到飞跃的效果,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图形计算和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浏览,今天的搜索引擎,下一个该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它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4、梅特卡夫定律:这条定律是用以太网络的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定律表示,网络的有用性(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换句话说,某种网络,比如电话的价值随着使用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现在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网站eBay就是最好的例证。

  5、吉尔德定律:胜利者浪费定律。数字时代3大思想家之一的乔治·吉尔德在《福布斯》创刊之前的几年就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吉尔德定律。他说,最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价格最低的资源将会被尽可能地耗费,以此来保存最昂贵的资源。在蒸气机出现的时代,因为蒸气机的成本已经低于当时传统的运输工具马匹,因此聪明的商人开始了蒸气机的使用。如今最为廉价的资源就是电脑以及网络带宽资源,并且随着摩尔定律的生效,两者的价格还呈现出飞速的下滑趋势。Google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服务器产品达到了大约12万台,支撑起了搜索引擎的整个网络架构,然而在成本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方面Google公司却显得十分吝啬,如今公司的员工总数还不到3500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公司每年的销量却达到了50亿美元。

  6、李嘉图定律:经济形式越明朗,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定律的作用就越明显。商务互联网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是自从比较优势定律被提出以来最大的一个“窗口”。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贵公司的表现实在糟糕的话,整个世界都会知道的。

  7、里斯顿定律:这条定律的名称来自已故的沃尔特·里斯顿。一位银行金融界的巨头。在1992年里斯顿一本名为《the twilight of sovereignty》的书中,他就曾经预言了电子网络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主要影响。里斯顿表示,如果被给予自由和光的速度,资本(包括金钱和构想)将去向它想去的地方,留在它被很好对待的地方。如果很好地理解了里斯顿定律,我们将可以很好地预测出未来国家和公司的兴衰大势。

  8、拉夫尔曲线定律:上世纪70年代,年轻的经济学家亚瑟·拉夫尔提出了这一创造性的定律。在某些情况下,随着收取税金比率的降低,您可以得到的税金总额却相反会增加。这条定律表明,税率的降低可以使得业务或者工作人员变得更有生产力,进而商务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拉夫尔定律很好地解释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如今印度的繁荣,东欧表现超越西欧等现象。

  9、杜拉克定律:听起来也许十分奇怪,不过如果从你的字典中将“成就”这个字眼剔除,换以“贡献”的话,那么您最终可以在您的事业中取得真正的“成就”。这番话来自于管理奇才彼得·杜拉克先生。对于“贡献”的追求可以保证精力被投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您的用户、雇员或者股东。

  10、奥格威定律:如果进行评选的话,我会选戴维·奥格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创意专家。奥格威是Ogilvy&Mather公司的创造者(如今WPP公司的一部分),他曾经撰写了一本名为《Ogilvy on Adertising》的著作。在书中,奥格威先生写到:在任何一位O&M公司任职的领导都会接到他送出的一个俄罗斯嵌套娃娃,在打开嵌套娃娃时他们会发现其中又是一个小一些的嵌套娃娃,就这样一层一层,在最后一个很小的娃娃里面是一张纸条,上边写着“如果我们只是雇佣那些不如我们的雇员,公司将逐渐成为侏儒,不过如果我们雇佣的员工总是要超越我们本身,有朝一日公司会成为巨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奥格威先生就理解了商务以人为本的道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理显得越来越正确。

Monday, April 25, 2005

有用的 ASP.NET 性能技巧和诀窍

常见的 ASP.NET 性能神话
有用的 ASP.NET 性能技巧和诀窍
在 ASP.NET 中处理数据库的一些建议
缓冲以及用 ASP.NET 进行后台处理
本文使用下列技术:ASP.NET,.NET 框架,IIS

  用 ASP.NET 编写 Web 应用程序其轻松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它是如此的容易,以至于许多开发人员不用花费多少时间来构筑其应用便能获得非常好的性能。在本文中,我将给出10个编写高性能 Web 应用的技巧。我的评论不仅仅局限与 ASP.NET 应用,因为它们只是 Web 应用的一个子集。本文也不是 Web 应用性能调整的权威指南——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写成一本书。相反,本文可以被视作一个好的起点。
  在废寝忘食地工作之前,我常常要去攀岩。在攀岩之前,我总是要看一下指南手册中的线路并阅读以前来此一游的人留下的建议和忠告。但是,不管指南手册有多磨好,在尝试一次特定的具有挑战性的攀爬之前,你都必须付诸实际的行动。同样,在你面临解决的性能问题或者营运一个高吞吐量的站点之前,你只能想方设法编写高性能 Web 应用程序。
  我们个人经验来自在微软 ASP.NET 团队从事底层架构程序经理,运行和管理 www.asp.net ,并协助架构 Community Server 过程中的经历,Community Server 是几个有名的 ASP.NET 应用程序的下一个版本(它将 ASP.NET Forums,.Text 和 nGallery 整合到一个平台)。我确信这些帮助过我的技巧也会对你有所裨益。
  你应该考虑将应用程序分离成几个逻辑层。你可能听说过术语3-层(或n-层)物理体系结构。它们通常是跨进程和/或硬件对功能进行物理划分的规定的体系结构模式。当系统需要伸缩时,更多的硬件能被添加。然而,总是应该避免与进程和机器忙碌程度相关的性能问题。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可能,都要在相同的应用中一起运行 ASP.NET 页面及其相关的组件。
  由于代码和层之间的边界分离,使用 Web 服务或远程调用将降低20%以上的性能。
  数据层则稍微有些不同,因为数据库通常都用专门的硬件。但是,数据库的处理成本仍然很高,因此最优化代码时,数据层的性能应该是首当其充要关注的地方。
  在着手解决你的应用程序的性能问题之前,一定要剖析应用程序,确定问题之所在。获取关键的性能计数器值(如实现垃圾收集所花时间之百分比的性能计数器的值)对于查找应用程序在何处最耗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凭借直觉常常也能找到耗时所在。
  本文所描述的性能改进有两种类型:大型优化,如使用 ASP.NET Cache,以及不断重复进行的微型优化。这些微型优化有时很有意思。对代码的小小改动便会引起很大的动静,产生成千次的调用。对于大型优化,你可能会看到整体性能的大跳跃。而对微型优化,给定请求可能只是毫秒级的调整,但按每天的请求总数计算,其结果的改进可能是巨大的。

数据层的性能

  当调整某个应用程序的性能时,有一个简单的试金石,你可以用它按先后次序:检查代码是否存取数据库?如果是,多长时间存取一次?注意相同的测试也可以被应用于使用 Web 服务或远程调用的代码,但我们本文中不涉及这方面内容。
  如果在特定的代码流程中必须具有对数据库的请求以及要考察其它方面,如:想对字符串处理进行优先优化,那么暂且把它放一放,先按照上面定好的优先次序来做。除非你有异乎寻常的性能问题,否则你的时间应该用在尝试最优化与数据库的连接所花的时间,返回的数据量以及多长时间往返一次和数据库的通讯上。
  有了这些概括信息,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能帮助你改善应用程序性能的十个技巧。我将从能获得最显著效果的改变开始。

技巧 1 —— 返回多个结果集

  复审你的数据库代码,看看是否有多于一次的对数据库的访问请求。这样每次往返数据库都降低你的应用程序能处理的每秒请求数。通过在单个数据库请求中返回多结果集,你能降低与数据库通信的总体时间。同时你也将使系统更具伸缩性,因为你减少了数据库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负担。
  虽然你可以用动态 SQL 返回多结果集,我更喜欢使用存储过过程。是否将业务逻辑驻留在存储过程当中是个有待争论的问题,但我认为,如果存储过程中的逻辑能约束返回的数据(降低数据集的尺寸,在网络上传输的时间以及逻辑层不必过虑数据),这是一件好事情。
  使用 SqlCommand 命令实例及其 ExecuteReader 方法来处理强类型的各个业务类,你通过调用 NextResult 可以向前移动结果集指针。Figure 1 示范了处理几个带类型的 ArrayLists 例子会话。从数据库只返回你需要的数据还会降低服务器上内存的分配。

技巧 2 —— 分页数据存取

  ASP.NET DataGrid 提供了非常好的能力:数据分页支持。当启用 DataGrid 中的分页功能,则每次只显示固定数量的记录。此外,分页用户界面也会显示在 DataGrid 底部用于导航记录。分页用户界面允许你向前向后导航所显示的记录,一次显示固定数量的记录。
  有一个美中不足的是用 DataGrid 分页需要将所有数据邦定到此栅格控件(gird)。例如,你的数据层必须返回所有数据,然后 DataGrid 将根据当前页过滤掉所有显示的记录。当你通过 DataGrid 进行分页时,如果有 100,000 条记录被返回,那么每个请求有 99,975 条记录将被废弃掉(假设页尺寸为 25)。当记录数不断增加,此应用程序的性能便会遭受痛苦,因为每次请求所要发送的数据会越来越多。
  编写较好的分页代码的一个好的方法是用存储过程。Figure 2 示范了一个用 Northwind 数据库中 Orders 表通过存储过程分页的例子。很简单,只要你在页面中传递索引以及页尺寸即可。相应的结果集先被计算然后被返回。
  在 Community Server 中,我们编写了几个分页控件来完成数据分页。你将会看到,我使用了技巧 1 中讨论的思路,从一个存储过程中返回连个结果集:总记录数和请求的数据。
  返回的总记录数依赖于所执行的查询不同而不同。例如,某个 WHERE 子句可被用于约束返回的数据。为了计算在分页用户界面显示的总页数,返回的总记录数必须是已知的。例如,如果有 1,000,000 条记录,用一个 WHERE 子句对之过滤后为 1,000 条记录,则分页逻辑必须要知道总记录数以便在分页用户界面中正确呈现。

技巧 3 —— 连接池

  建立 Web 应用程序与 SQL Server 之间的 TCP 连接是一项昂贵的操作。微软的开发人员利用连接池技术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个技术使他们能重用到数据库的连接。而不是每次请求都建立新的 TCP 连接,新连接仅在连接池中得不到连接时才建立。当连接被关闭时,它被返回到连接池中,在那里它仍然保持与数据库的连接,与完全断开 TCP 连接相反。
  当然,你需要提防泄漏的连接。当你处理完毕,一定要关闭连接。重申一次:不管人们怎么吹嘘微软 .NET 框架中的垃圾收集特性,每当你处理完毕,一定要显式地调用连接对象的 Close 或 Dispose 方法。不要指望公共语言运行时(CLR)来为你定时清除和关闭连接。CLR 最终将销毁类并强行关闭连接,但你无法保证该对象的垃圾收集届时会起作用。
  为了充分用好连接池,有几条规则必须了然于心。首先,打开连接,进行处理,然后关闭连接。宁愿每个请求的连接打开和关闭多次,也不要保持连接打开状态以及在不同的方法间将它传来传去。其次,使用相同的连接串(如果你使用集成身份检查,那么也要用相同的线程身份)。如果你不用相同的连接串,例如,根据登录用户来定制连接串,你将无法得到连接池所提供的相同的最优化值。当模拟大用户量情形时,如果你使用集成身份检查,那么你的连接池将效力大减。.NET CLR 数据性能计数器在试图跟踪任何与连接池有关的性能问题时是非常有用的。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的应用程序连接到运行在其它进程中的资源,比如某个数据库,你都应该针对连接到资源所耗时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耗时间以及往返次数进行优化。为了实现较好的性能,应该首当其充优化应用程序中任何种类的忙碌进程。
  应用层包含到数据层的连接以及将数据转换成有意义的类实例和业务处理的逻辑。以 Community Server 为例,你要在其中处理 Forums 和 Threads 集合;以及应用许可这样的业务规则;尤其重要的是缓冲(Caching)逻辑也实现其中。

技巧 4 —— ASP.NET Cache API

  在编写代码之前要做的头等大事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构建应用层并发掘 ASP.NET 的 Cache 特性。
  如果你的组件在 ASP.NET 应用程序内运行,那么你只需要在应用程序工程中引用 System.Web.dll 即可。当你需要访问 Cache 时,用 HttpRuntime.Cache 属性(相同的对象也可以通过 Page.Cache 和 HttpContext.Cache 访问)。
  缓冲数据有几个准则。首先,如果数据能被使用多次,缓冲是个好的后选方案。其次,如果数据对给定请求或用户是一般的数据而非专用数据,那么最好是选择缓冲。如果数据用户或请求专用,如果需要保存期很长但可能不被经常使用,那么仍然要用缓冲。第三,常常被忽略的一个准则是有时缓冲太多的东西。一般来说,在x86机器上,为了降低内存不足错误的几率,运行某个进程不要超过800MB私有字节。因此,缓冲应该有个上限。换句话说,你也许能重用某个计算的结果,但如果该计算有10个参数,你可能试图针对10个置换进行缓冲,这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ASP.NET 提供的最常见的容错是由覆盖缓冲导致的内存不足错误,尤其是大型数据集。
  Cache 有几个重要特性是必须要了解的。第一个是 Cache 实现了最近最少使用(least-recently-used)算法,允许 ASP.NET 强制 Cache 清除操作 —— 如果可用内存下降到低水平 —— 则自动从 Cache 中删除不使用的项目。第二个是 Cache 支持依赖性到期特性,它能强制包括时间,键值,文件失效。时间常常被使用,但 ASP.NET 2.0 引入了具有更强大的失效类型:数据库缓冲失效。也就是当数据库中的数据改变时,缓冲中的条目会自动删除。有关数据库缓冲失效的更多信息参见 Dino Esposito 在 MSDN 杂志 2004 年七月刊的 Cutting Edge 专栏文章。该缓冲的体系结构,参见 Figure 3。


Figure 3 ASP.NET Cache

技巧 5 —— 预请求缓冲(Per-Request Caching)

  在本文前面,我曾提到对频繁执行的代码块所做的小小改动可能产生很大的,整体性能的提升。我把其中一个我特别中意的叫做预请求缓冲(per-request caching)。
  由于 Cache API 被设计用来缓冲长期数据或直到某个条件被满足,预请求缓冲意旨用于请求期间的缓冲该数据。特定的代码流程被每次请求频繁访问但是数据只需要被拾取,应用,修改或更新一次,这样说太理论化,还是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吧。
在 Community Server 的 Forums (论坛)应用中,某个页面上使用的每个服务器控件需要个性化数据以确定使用那个皮肤和式样页,以及其它的个性化数据,其中有些数据可以被长时间缓冲,但有些数据,比如用于控件的皮肤在单个请求中只被拾取一次并在该请求执行期间被重用多次。
  为了完成预请求缓冲,用 ASP.NET HttpContext。HttpContext 的实例是随每个请求创建的,并可以通过 HttpContext.Current 属性在那个请求执行期间的任何地方存取它。HttpContext 类具有一个特别的 Items 集合属性,被添加到该 Items 集合的对象和数据只是在该请求期间被缓存。就像你可以使用 Cache 来保存频繁使用的数据一样,你可以用 HttpContext.Items 来保存只在某个预请求中使用的数据。在此背景后的逻辑很简单:当数据不存在时被添加到 HttpContext.Items 集合,以及在随后的并发查找中简单地返回 HttpContext.Items 中发现的数据。

技巧 6——后台处理

  你的代码流程应该尽可能快,对吧?你自己可能多次发现要完成每个请求或每n个请求的任务代价很高。发出 e-mail 或解析并检查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就是个例。
  在重新生成 ASP.NET Forums 1.0 并把它整合到 Community Server 时,我们发现添加新贴的代码流程非常慢。每次添加帖子,应用程序首先要确保没有重复贴,然后必须用“badword”过滤器解析该贴的表情图像,记号并索引,如果必要还要将帖子添加到相应的队列中,对附件进行有效性检查,最终完成发贴后,给预订者发出 e-mail 通知。显然,这里做的工作太多。
  我们发现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索引逻辑和发送e-mail上。索引帖子是一个很耗时的操作,此外,内建的 System.Web.Mail 功能要与 SMTP 服务器连接并顺序发送邮件。当特定帖子或主题预定者数量增加时,AddPost 函数的执行时间会越来越长。
  并不是每个请求都需要索引邮件,我们想最好是批量集中处理,并且一次只索引25个帖子或每隔五分钟发送一次邮件。我们决定使用的代码与我曾在原型数据库缓冲失效中所使用的代码相同,最终它也被纳入 Visual Studio 2005。
  名字空间 System.Threading 中的 Timer 类非常有用,但在.NET 框架中鲜为人知,至少对 Web 开发者来说是这样。一旦创建,Timer 将以可定制的间隔针对线程池中的某个线程调用指定的回调函数。这意味着你不用输入请求到 ASP.NET 应用程序便能让代码实行,这是一种最合适后台处理的情形。你也可以在这种后台处理模式中进行例如索引或发送电子邮件这样的工作。
  尽管如此,这个技术存在几个问题,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域关闭,该定时器实例将停止触发其事件。另外,由于 CLR 有一个硬坎,即每个进程的线程数是固定的,你便可能陷入严重的服务器负荷当中,此时可能就没有线程来处理定时器,从而造成延时。为了让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最小化,ASP.NET 通过在进程中预留一定数量的空闲线程,并只使用部分线程来处理请求。然而,如果你有许多异步处理,这样做会有问题。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无法列出代码,但你可以从 http://www.rob-howard.net/ 下载可消化的例子。其中有 Blackbelt TechEd 2004 展示的幻灯和 Demo。

技巧 7——页面输出缓存和代理服务器

  ASP.NET 是你的表示层(或者说应该是);它由页面,用户控件,服务器控件(HttpHandlers and HttpModules)以及它们生成的内容组成。如果你有一个产生输出的 ASP.NET 页面,不管是输出 HTML,XML,图像还是任何其它数据,而且每个请求你都运行这个代码并产生相同的输出,此时最好选择使用页面输出缓存。
只要在页面顶部添加这一行代码即可:

<%@ Page OutputCache VaryByParams="none" Duration="60" %>
  你可以为此页面有效地产生一次输出并可以在60秒内多次重用它,一到这个时间点,该页面将重新执行并将再次将输出添加到 ASP.NET Cache。这个行为还能用某些低级编程 APIs 来完成。输出缓存有几个可以配置的设置,比如:VaryByParams 属性。VaryByParams 不是必须的,但允许你指定 HTTP GET 或 HTTP POST 参数来改变缓存入口。例如,default.aspx?Report=1 或 default.aspx?Report=2 可以简单地设置 VaryByParam="Report" 来对输出进行缓存。额外的参数被命名并用用分号分隔。
  在使用输出缓存机制时,许多人都不了解 ASP.NET 页还产生一组下游缓存服务器 HTTP 头,比如 Microsoft Internet Security and Acceleration Server 或 Akamai 使用的 HTTP 头。当设置 HTTP 缓存头,文档可以被缓存到这些网络资源,从而响应客户端请求不必返回原服务器。
  然而,使用页面输出缓存并不会使你的应用程序更有效率,但它能通过下游缓存技术缓存文档从而潜在地降低服务器的负载。当然,这只能是异步内容;一旦实施下游缓存,你将无法看到任何请求,也不能实现身份认证来防止对它的存取。

技巧 8——运行 IIS 6.0 (如果仅用于内核缓存)

  如果你不运行 IIS 6.O(Windows Server 2003),那么你将得不到微软 Web 服务器中一些重大的性能改进。在技巧 7 中,我谈到了输出缓存。在 IIS 5.0 中,请求到达 IIS,然后到达 ASP.NET。当使用缓存时,ASP.NET 中的 HttpModule 接受该请求,并从该缓存中返回内容。
  如果你用 IIS 6.0,有一些巧妙的特性叫内核缓存,它不需要将任何代码改成 ASP.NET。当 ASP.NET对请求进行缓存处理,IIS 内核缓存便接收一份缓存数据的拷贝。当请求来自网络驱动器,内核一级的驱动程序(没有到用户模式的上下文转换)接收该请求,如果缓存,则直接用缓存数据响应并完成执行。这意味着当你使用 IIS 内核模式缓存和 ASP.NET 缓存时,你将看到无法置信的性能结果。在开发 Visual Studio 2005 的 ASP.NET 期间,我是负责 ASP.NET 性能的程序经理。开发人员的工作做的真是棒极了,而我基本上每天都在看报告。内核模式缓存结果总是最有趣的。典型的情况是请求/响应往往使网络饱和,但 IIS 的运行仅占 CPU 的百分之五。真令人惊异!当然使用 IIS 6.O 有其它一些原因,但内核模式缓存是显而易见的理由。

技巧 9——使用 Gzip 压缩

  虽然使用 gzip 压缩不是一个必须的服务器性能技巧(因为你可能看到 CUP 的使用率上升了),但它能降低服务器发送字节的数量。从而感觉页面更快,而且减少带宽的占用。其压缩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所发送的数据以及客户端浏览器是否支持这种压缩(IIS 只会将数据发送到支持 gzip 的浏览器,比如:IE 6.0 和 Firefox),从而使服务器可以在每秒钟里处理更多的请求。事实上,只要你降低返回数据的数量,便能提高每秒所处理的请求数。
  有一个好消息是 gzip 压缩是 IIS 6.0 的内建特性,并且比它在 IIS 5.0 中使用的效果更好。但是,要想在 IIS 6.0 中启用 gzip 压缩可能没那么方便,IIS 的属性对话框里找不到设置它的地方。IIS 团队将卓越的 gzip 压缩能力内建在服务器中,但忽视了建立一个启用压缩特性的管理用户界面。要想启用 gzip 压缩机制,你必须深入到 IIS 的 XML 配置设置内部(必须对之相当熟悉才能配置)。顺便提一下,在此感谢 OrcsWeb 的 Scott Forsyth 帮我解决了在 OrcsWeb 数个 http://www.asp.net/ 服务器上的这个问题。
  与其在本文中包含整个过程,还不如阅读 Brad Wilson 在 IIS6 Compression 上的文章。微软知识库也有一篇关于为ASPX启用压缩特性的文章:Enable ASPX Compression in IIS。但是,还必须注意一点,动态压缩与内核缓存由于某些实现细节的原因,其在 IIS 6.0 中是相互排斥的。

技巧 10——服务器控件的可视状态

  可视状态(View State)对于 ASP.NET 来说是个奇特的名字,它在所产生的页面中隐藏输入域以存储某些状态数据。当页面被发回服务器,该服务器能解析,检查其有效性并将这个状态数据应用到页面的控件树中。可视状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因为它允许状态被客户端持续化并且它不需要cookies 或 服务器内存来存储该状态。许多 ASP.NET 服务器控件使用可视状态来持续化与页面元素交互期间所作的设置,例如,对数据进行分页时保存当前页显示页。
  然而,使用可视状态有许多不利之处,首先,不论是在请求的时候还是提供服务的时候,它都增加造成整个页面的负担。当序列化或反序列化被返回服务器的可视状态数据时还产生一些附加的开销。最终可视状态会增加服务器的内存分配。
  最著名的服务器控件要数 DataGrid 了,使用可视状态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是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也是如此。ViewState 属性默认是启用的,但如果你不需要它,可以在页面控件级或页面级关闭它。在某个控件中,只要将 EnableViewState 设置为 false,或者在页面里使用如下全局设置:

<%@ Page EnableViewState="false" %>
  如果在某页面中不进行回发,或每次请求页面时总是重新产生控件,那么你应该在页面级禁用可视状态。

结论

  我已经向你提供了一些我认为有用的编写高性能 ASP.NET 应用程序的技巧。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时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些很初级的指南,而不是 ASP.NET 性能方面的最终定论。(更多有关改进 ASP.NET 应用程序性能方面的信息请参见:Improving ASP.NET Performance.)只有通过自己的经验方能找到最佳途径来解决具体的性能问题。不管怎样,在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技巧多少会对你有所裨益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每一个应用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

——常见的性能神话

  最常见的神话之一是 C# 代码比 Visual Basic 代码快。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在 Visual Basic 中存在一些 C# 没有的性能阻碍行为,比如显式地声明类型。但是如果遵循良好的编程实践,没有理由说明 Visual Basic 和 C# 代码不能以几乎同样的性能执行。简单说来,相同的代码产生相同的结果。
  另一个神话是后台代码比内联代码快,这是绝对不成立的。性能与你的 ASP.NET 应用程序代码在哪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是后台代码文件还是内联在 ASP.NET 页面。有时我更喜欢使用内联代码,因为变更不会产生后台代码那样的更新成本。例如,使用后台代码必须更新整个后台 DLL,那时一个可能引起惊慌的主张。
  第三个神话是组件比页面要快。这在经典的 ASP 中是存在的,因为编译的 COM 服务器要比 VBScript 快得多。但是对于页面和组件都是类的 ASP.NET 来说则不然。不论你的代码是以后台代码形式内联在页面,还是分离的组件,所产生的性能差别不大。只是这种组织形式能更好地从逻辑上对功能进行分组,在性能上没有差别。
  我想澄清的最后一个神话是用 Web 服务来实现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各个功能。Web 服务应该被用于连接异构系统或提供系统功能及行为的远程访问。不应该将它用于两个相同系统的内部连接。虽然使用起来很容易,但有很多其它更好的可选方法。最糟的事情莫过于将 Web 服务用于相同服务器上 ASP 和 ASP.NET 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我已经不厌其烦地对之进行了说明。

Sunday, April 24, 2005

The iPod People

In the last few years, we've seen the rise of gadget porn—images and text that glorify high-end or high-tech devices and gadgets. Sure, certain segments of the population have always been gadget-driven: audiophiles, car junkies, the power-tool crazed. But there's something about technology that has taken the craving for gizmos to a new level. As Washington Post technology reporter Mark Leibovich has said, "More than most realms, technology tends to breed fetishistic dedication."


It's the gadget-as-fetish angle that most clearly captures this technolust. Wired magazine, never known for its subtlety, comes right to the point: each month it runs a column that features the latest high-tech toys. The column's name? "Fetish."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have been the fetish objects of choice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first the Palm Pilot and more recently the BlackBerry—PDAs being the must-have tools of millions of gadget freaks. (The BlackBerry engenders such obsession in its users that it has earned the nickname CrackBerry.)


Fans of Apple Computer Inc.'s products have always had a cultlike air about them, but their desire reached truly crazed heights with the release of the iMac desktop computer in the late 1990s. This blobject (an object with a curvilinear, flowing design) was suddenly everywhere and spawned a whole generation of what came to be called cuddletech—technology seen or marketed as being cute, friendly, or just plain cuddly.


But Apple's current talisman isn't the latest iMac or the iBook or the G5; it is, by a long way, the iPod digital music player. As I write this, Apple has sold a remarkable 6 million iPods since 2001, but 2 million of those were sold in the most recent quarter, and analysts were expecting nearly 3 million of them to be sold over the 2004 Christmas season.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has rarely, if ever, seen a product generate such a gotta-have-it mania. (People love the iPod so much that they're also buying other Apple products. This boost to Apple's bottom line is called the iPod halo effect.)


Proof that the iPod obsession has gone from fad to phenomenon is the abundance of new words and phrases that have sprung up around this digital doodad. For example, users are often called iPodders or pod people, and the distinctive white cord that connects the earbuds to the player is why iPod users as a whole have been called the white-cord subculture.


New York writer Izzy Grinspan says that iPods have "L-train sex appeal," meaning that the easily recognized design of the iPod—the earbuds and player are white, as well—allows anyone to "identify a user at 30 yards, so that it's possible to scan a subway car and instantly know who's in the club." The members of that club greet each other with the iPod nod, but they're increasingly doing a lot more than that.


The latest iPod craze is podjacking, plugging your cord into the jack of another person's iPod (and vice versa, of course) to hear what that person is listening to. This is also called iPod sharing, jack sharing, or the iPod swap. Similar behavior occurs at an iPod party (or iParty) where iPodders are allowed to plug their iPods into a club's stereo system so that everyone can dance to a song or two from that person's playlist.


The iPod was also the inspiration behind the word podcasting, a new technology that aggregates audio content into easily downloadable files. The audio material is gathered by a podcaster and stored on a server. The user connects the player to the computer and then downloads the material, a process known as podcatching. The group of people who listen to such a podcast is called—wait for it—the podience.


References to iPods abound in popular culture, from commercials to comic strips to op-ed columns. iPodlounge (http://www.ipodlounge.com) calls these references iPodisms and maintains a long list of them on its site. The iPod has become so desired that it's causing iPod envy among those unfortunate few who have yet to purchase it or receive one as a gift.


That's not to say, however, that everything is hunky-dory in the iPod world. Some people complain of playlistism: being judged by others based on what songs are on one's iPod playlist. ("You're still listening to Outkast? That's so 2004.") Others are tired of being recognized as iPod users, so they've traded in the white cord and earbuds for other colors, thus putting themselves voluntarily in the iPod closet.


Then there's the group of users who find themselves listening to music obsessively throughout the day and so suffer from iPod fatigue or, in extreme cases, outright iPod addiction. Some of these iPodaholics have admitted they have a problem and quit their players cold turkey to live a clean and sober post-iPod life.


By Paul McFedries

我与VC过招 一个青年创业者的告白

面对风险投资商开出的既像“馅饼”又像“陷阱”的融资方案,他感到愤慨,却又不得不佩服对手的专业眼光

文/钟 缪

见了40多家风险投资商

2004年6月,我开始为寻找风险投资而头疼,当夏天结束的时候,一笔44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摆到了我面前,但我却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

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几家大型网站工作,有一次我惊讶地发现,我所在的公司一年时间在大学里做的推广活动竟然耗资了近300万元。于是在2004年1月份,我用一周时间通过Google和百度网站进行搜索,结果发现仅2003年,各厂商在高校的市场推广费用就达到8000万,这还不包括中国移动(行情 论坛)这些大厂家。然而长久以来,高校市场并没有被充分开发,企业推广的需求和学生的购买需求没有及时的沟通渠道,于是3月1日,我与两个伙伴合作成立了第一家专门为企业在高校市场推广品牌及产品的校园文化推广公司——新语丝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我担任总裁。

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万元,员工也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我当时对新语丝公司的未来规划是:成为拥有校园推广、销售、媒体、出版等业务的校园文化传播集团,第一年的计划是到年底营业额达到50万,出乎我和所有股东意料的是,这个目标在第一个月就达到了,到10月份公司的营业额已经超过150万元,这还包括两个月的暑期淡季,我的客户里也有了SONY、联想这些大公司。眼看着业务以超常的速度拓展,我和几个伙伴开始感觉公司缺乏上升的资源,而仅靠自身资本的缓慢积累,企业很难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虽然校园市场目前还处于“圈地运动”时期,但是开始注意到这个市场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尽快把公司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就显得尤为迫切。我马上就想到了融资。

我首先找到了清科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私有股权投资顾问机构,在从那里我获得了一本有关风险投资商的年鉴后,开始按照年鉴上的地址给一家家投资商发邮件,同时我还发动了所有认识的,感觉跟投资方面有关系的人。在随后的3个月中,我开始了每天与2、3家投资商见面的日子。

这是我第一次和风险投资商打交道,在此之前我对风险投资商的认识停留在书面了解,在我的美好想象中,风险投资是雪中送炭的天使资金。

然而与投资商的第一次接触,就给了我挫折感。对方首先就是问我的创业团队是否有海外留学背景,紧接着就是了解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营业额。当知道我的创业团队没有海外背景,而且公司的营业额只有几十万时,大部分投资商当场就表示对公司不看好。在介绍公司的业务模式时也同样遇到尴尬,我把公司定位为校园市场推广,结果好多投资商都说“那不是广告公司吗?广告公司是不需要投钱的。”

出师不利,我与合作伙伴开始总结教训,最后决定把公司业务重新进行概念包装,把公司定位为校园媒体的模式。结果,尽管公司的实质业务没有任何改变,他们马上感兴趣了,很多人开始主动找到公司要求考察。以前没兴趣的也重新来找我谈。□□□(此处删去国骂若干)。

从6月初到10月,我接触了40多家各式各样的风险投资商,其中甚至有一位山西太原的煤矿主“赵大哥”,他本来准备到北京投资网络短信,结果辗转得知我的公司。我在朋友中就以校园情结和学生气闻名,结果与这位江湖豪气的“赵大哥”接触后很快就谈笑甚欢。这位颇讲义气的“赵大哥”甚至提出,如果公司亏了他也不会追究,就当这笔钱打了水漂交个朋友。我交了这位朋友,但是最终没有接受他的投资。

他们要慢慢把公司给吞了

其实,这时我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一家国外知名投行身上,它在中国具有显赫业绩并有广泛人脉,我最早也曾经找到这家投行,但当时对方根本就不感兴趣,后来我通过一位朋友找到了这家投行的另一位合伙人。这一次对方总算答应见面。

见面约在朝阳门外的一家咖啡屋里,一进门我就后悔了,因为对方看起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得无可挑剔,而我还是跟平常一样穿着件邋遢衣服。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开始向他讲解我已经复述过N遍的校园媒体概念,当我说到可以整合全国最主要的 500家学校的市场,拥有至少500万到600万的用户群时,这位合伙人终于开始表现出兴趣。

随后,这位合伙人说可以协助新语丝建立业务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进行第二次融资甚至今后上市。眼看这些一直梦想着的事情可能逐渐成为现实,那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到8月底,我第三次和对方见面时,双方开始讨论公司的定价,让我特高兴的是,对方居然爽快地同意了我大胆喊出的110万美金的价格,毕竟5个月前公司的注册资金仅仅是20万人民币。

然而,接下来对方提出,虽然愿意拿出44万美金换取公司40%的股权,但是不认可我们原有股东占60%股份,经过他们的计算,我们创造的价值不超过33万美金,也就是最多只能占30%股份。对于剩下的30%股份,风险投资商要求由其代持,并在今后用于公司管理层奖励,骨干员工持股及第二笔融资。

我当时一下就懵了,只好跟他说要回去商量一下。回家后,我向做律师的妻子咨询,反复讨论后,我们还是觉得没辙。在拖了整整15天后,只好又回过头找对方。

这个时候已经是9月中旬,接下来的谈判中,对方提出公司管理层应该是低工资,我本来就想着要长远发展,所以没怎么考虑答应了这个要求,但随后对方提出了让我彻底窝火的要求。

这一次他们提出要寻找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同时还要管理公司的财务,5万元以上的公司支出需要征得他们委派的协调人联署签名。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些原有股东所持有的30%股份又有了新说法,他们提出需要签署阶梯业绩调整式协议来保障投资者利益。也就是说,我需要和他们就公司未来3年的收入制定预期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目标,每年需要割让10%的股份给予风险投资商,如果三年内业绩目标都达不到,就意味着我和伙伴们手里所剩的股份为0。

与此同时,对方还要求签定数量繁多的各类协议,其中包括在公司遇到困境时优先考虑风险投资商利益的首要退出机制;如果我们这些股东离开公司,3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职业;如果中途退出,所持股份只能以最初创办公司时投入做价,还只能卖给他们。

这样一来,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虽然表面上看公司从最初的20万元人民币增值到 110万美金,但这些钱只是控制在投行手里的纸面财富。我能得到的只是约定的低工资,而一旦不能完成那些他们制定的遥不可及的业绩目标,就意味着会一无所有。我简直觉得他们是要慢慢把公司给吞了。

如果他们开始就提出来,我根本就不会跟他们谈!面对这种的局面,我只有懊恼地结束了谈判。

现在看起来,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也算丰富,但是和这些国际投资商打起交道来还太嫩,他们无论在气势上还是专业程度上都更胜一筹。有些时候我和合伙人们在家里商量了一天后觉得挺好的内容,谈判时一句话就被对方给打乱。刚开始谈价格时,我还试着虚张声势,夸大行业、公司和客户基础,想卖个好价钱,结果一眼就被对方看穿,反而弄得自己大失方寸。其实这投资商对我们这个行业也就是接触我以后才逐渐了解的,但他看问题比我深。我骗不了他!

当然,我还要继续寻找投资商。不过这次我准备同时和多家投资商谈,也好让自己手里多上几张牌。

Saturday, April 23, 2005

例程:asp.net中将大文件保存到MSSQL的image字段并实时显示进度信息

asp.net中将大文件保存到MSSQL主要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文件需要分块保存到MSSQL中;
文件较大时,文件保存到MSSQL的过程耗时较长,ASP.NET页面可能出现超时错误而导致操作失败。
下面的两篇文章很好的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How to read and write a file to or from a BLOB column by using ADO.NET and Visual C# .NET
Executing Long Running Operations - Part II

文章1解决了分块保存至image字段的方法,文章2通过多线程解决长时间处理任务导致超时错误的问题。本文只是基于上述两文作了一个实际的例子提供给大家参考。
例程下载: http://www.cnblogs.com/Files/bestcomy/FileToMSSQL.rar

例程安装步骤:
解压缩FileToMSSQL.rar,将解压缩的文件夹设置为虚拟目录;
确保你有可连接的带 Northwind数据库的MSSQL,本示例使用了Categories数据表;
保证示例中web.config的配置节的connStr数据库连接串的正确,与你自己的MSSQL环境对应。
不出意外,通过IE访问FileToMSSQL虚拟目录下的default.aspx就可以使用此例程了。

Thursday, April 21, 2005

互动性的尝试和想法:基于博客的个人门户续篇

从博客搬迁到TypePad来,到今天正好是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来,自己的很多时间都花在“玩”博客上。我把博客当作自己的网上家园,所以一心想将这个家园弄得漂亮些、方便些。原来在TianyaBlog、MSNSpaces,两个博客功能都很简单,在功能定制方面简直没什么办法,而到了这里之后,由于支持添加小程序,自己就整个网络世界到处跑,找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来填充这个空间。中间可谓尝试了很多东西,满意的留下,不爽的抛弃,这过程也真够折腾的。
但相对于写正经文章所花的脑力来说,我蛮喜欢这种不需要怎么花脑力的“体力活”,脑瓜相对比较轻松些,也算是对写作之余的一种调适放松。(只可惜我发现这两个月花在玩的时间上好像要多于博客写作上了:()前些天我比较随意地写了篇帖子“初步思考:基于博客的个人门户”,没想到经过keso大哥的摘录后,得到了一些读者朋友的好评,甚至包括周天舒老冒这样专业人士的认同。呵,有点受之有愧,毕竟这只是自己很业余尝试后的一点不成熟想法。
这几天,因为文章写不出来,脑子呆滞,就想到好好放松一下,再“玩玩”博客,就把原来一直想要添加的几个小工具去找来,玩了一通,下面就把这段经历简单地写一下,顺便算作是上一篇关于博客的初步思考的续篇。
博客作为个人门户的互动性
在前面那篇文章中,我表达了博客发展成个人门户的观点。不管叫博客也好,叫门户也好,我想在这当中,作者和读者间的“交流”都应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现在,互联网已经将传统的人际交往大大地平等化了,在网络上,年龄、权力、金钱等等这些等级因素都极大地淡化,人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上对等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对等的,则主要是在思想、学识等这些在网络交流中显性的东西)。同样,在博客或者个人门户网站上的交流,我想应该是一种“互动性”(Interative)的平等交流,而不仅仅停留在一方(作者)主动提出话题,读者们被动反应(跟帖)的消极层面。
良好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博客的作者和读者双方,更有利于博客的发展。目前我们看到的博客(blog),特别是国内的博客,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讨论,感觉还是太少了。我想这有博客的内容、博客作者的个性,甚至说大了还可扯到民族的内向性格等因素,但我想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面,就是博客网站的技术性因素——现在的个人博客网站大多在“互动性”交流的友好程度上作得不够,缺乏更多有效便利的工具,使读者乐于和作者沟通。
当然,相信会有不少人会想,博客本身不就是可以很方便在帖子里讨论的吗。相对于以往的个人主页来说,确实是如此,但是我想这还不够,不应该满足于这些。比如,当读者想主动地就近期某个话题(双方都有兴趣的)与作者探讨、而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并不一定就在眼前甚至还没有存在时,这个沟通如何实现?我认为这样的沟通有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在目前的绝大多数博客网站上,都很不方便达成这样的良好沟通。更多的情况也许是,不少想法就停留在人们的脑海并且消失,而不是表达出来和交流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我相信大多写博客的人,和那些热心写作的作家一样,其实内心里都是非常渴望沟通的。我相信大多数博客都希望能在网络上结交更多和自己有共同兴趣和话题的朋友,和他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我自己是这样想的,虽然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所以自从我创建自己的博客以来,我就一直寻找更多更好的工具,来满足自己能和更多朋友便捷交流的需求。我希望这个“交流成本”最小化,思想的沟通能够触手可及,让沟通本身更专注于沟通的目的——内容实质而不是沟通手段上。
我的尝试和几种互动软件的推荐
我希望我能很方便地了解其他朋友对一些我关注的问题是怎么看待的?我希望当朋友们有想法,或者仅仅是对我博客的直观看法时能随手写下来告诉我,而不是因为不便、麻烦而藏在心里;我希望除了在博客文章中特定话题里聊上几句外,还能和一些朋友作其它方面的交流。总之,和国内很多商业网站一心想赚钱什么都不顾的心态相反,我非常重视我的读者用户的体验。
现在的博客程序中自带的功能不能实现这些目的,所以我寻找可集成进来的互动工具。确切地说,我寻找这样的服务。(因为是BSP提供的博客服务而非自己搭建博客站点,所以需要同样是ASP模式的应用服务而非软件工具。大多数博客都是这样)
之前就一直找过,并在自己博客中添加了留言本、论坛、还有Email这些交流方式。但我之前就设想的几样东西还不完整,这几天就将精力集中到我想找的两三样东西上:投票箱、即时留言板、另外还有之前不特别在意的实时在线聊天工具。
1、投票箱
国内各大网站上也经常有各种投票测验民意。(在这里顺便提一句,国内不少涉及到政治话题或商业利益的投票评选,说白了是一种虚假的调查,实质是粉墨宣传。一方面在设置调查问题上有意突出强调自己想让投票者投的选项,而隐去或模糊化自己不愿意接受的选项;另一方面在投票技术上经常故意犯一些低级的技术错误,让投票者可以无限制地重复投票,使整个调查结果的价值一文不值。如去年的国内论坛网民投票、今年的各种反日投票)我自己也想通过简便的投票方式,了解一些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当然是了解真实的答案。
目前我所看到的博客中都没有集成这项功能,所以自己去Google了一把,结果搜出一堆。自己了解了一些,试用了几个,最后选用了Ballot-Box提供的投票箱服务。这个服务功能强大,可支持多问题调查、限制重复投票、定制个性化界面、还可进行评论、另外还有问答测验功能等,另外支持中文显示,免费且无投票箱广告,速度快。推荐要在自己站点上搭建投票箱的博客使用。
另外自己试过或了解过的其它一些投票箱应用托管服务的有:(这些服务都可在注册后直接生成一段JS小程序,添加到自己网站上即可)
FreePolls (最开始试用的,发现有中文乱码问题)
ViewletPoll (用Flash作的投票箱,比较漂亮,但收费服务,只能试用一个月)
Go2Poll (看到页面编码是西欧字符,没试用,不知道会不会导致中文乱码)
MyPolls (页面很干净,但页面编码同上是西欧字符,没试)
PulsePoll (同上)
PollHost (投票箱看起来挺清爽的,但功能相对将少)
MiniPoll (这款功能也很强大,可作为Ballot-Box的替代投票箱)
Poll Gear (lycos的系列建站工具之一,没试用)
从这个投票箱工具的丰富程度来看,感觉国外确实是很注重民意测验的,也表明了民主社会的特点。
2、即时留言板
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个工具,姑且这样叫先,但我明确地想要这个工具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我想要的这个东西,功能上可以这样说,就是一个客人留言的工具,但可以不需注册,非常简捷、直观地在主页或其它任何页面上直接留言,留言结果也显示在页面之上,这是一个轻量级的应用,相对于帖子中的回复来说,它没有那么特定的主题;相对于论坛(Forum、BBS、Message Board)、甚至客户留言本(GuestBook)来说,则要简单、易用得多,强调的不是功能而是便捷,随手就可留言;它又不同于反馈表(Feedback Form)和聊天工具的私人性,对于博客网站来说非常适合公开的互动交流,可有多人加入谈话。奇怪的是,之前我唯一能在博客站点上看到这样工具的,只有安替博客。(另外在永硕硬盘上也有这个交流工具,如我的共享空间
经过在Google上的一番努力查找之后(之前查找到的都是GuestBook、MessageBox这样的较重的工具),我才开始清楚,英文中人们习惯把这叫作Tagboard或ShoutBox,知道了名称后找起来就容易多了。
(顺便看一下,老外是怎么看待Tagboard和Messageboard的区别的:What is a Tag Board?A Tag board is a free service that provides visitors with a real-time discussion similar to a chatroom and without the complexity of forums. What 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Tag Board and a Message Board?Message boards have more features available but can become full off posts and topics. A Tag Board is much simpler and consists of only one single page which is more direct and is also easier to use for visitors. 见网页http://www.geocities.com/shawn_tohlz/tagboardfaqs.html
但发现适用的即时留言板并不像投票箱那么多。因为会碰到那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会说明)。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后查找了两天之后,终于找到一个非常棒的工具:ShoutMix上的ShoutBox,强烈推荐。这个工具几乎满足自己的理想要求:支持中文、字数限制宽、免费且无广告、管理功能强、可自由定制界面。作者是个对ShoutBox这个小东西很有热情的年轻人。

除了这个推荐的即时留言板工具之外,我还了解或试用了一些其它的,虽然都不怎么中意,但也在这里列出来并简单介绍一下:
Tag-Board (据介绍好像挺不错的,但是我自己体验都不顺利。免费的功能弱,功能强些的要收费,或者搞什么广告厂商支持,没试下去)
Tag-World (感觉也不好,比上面的感觉还不好,Demo试着都不顺)
Creationcenter Shoutbox (支持中文,页面也干净,没广告,但功能弱,界面不好定制)
flooble chatterbox (支持中文,功能一般,界面还行,致命问题是,输入中文不能连着超过6个字,超过的必须用空格分开才能留言成功)
smallbox (好像还可以,好像是德文的,没有英文支持,会德文的去试试吧:)
还有其它好几种都试过,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中文乱码;还有一个是字数限制,比手机短信限得还死,还没几个字就不能上屏了,这里就不多说了。(试这个Tag board/shoutbox倒是很简单,基本上各网站主页上都有客人测试用的demo,马上就知道要不要试下去了)
3、网页集成聊天工具
这类工具自己在搜索上面的即时留言板时也碰到,如这个blogchat,但之前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自己的需求重心不在这;直到昨天无意中在herock的博客上发现他刚刚推荐的一款工具chatango,可以将程序客户端集成到个人网站上,访问者可直接在线和网站作者私下聊天或留言(作者不在线时),当时自己正在找即时留言板,想既然可留言,不妨也拿来试试,既然看介绍上手那么简单。果然,非常快就已经在自己的博客上用上了,而且在herock站点上和他聊了一下,感觉挺不错的,便决定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始使用了。开始时的想法,是想找不到即时留言板的话,是否可以用这个来代替;但很快发现不能替代,因为这个具有私人性,不能公开留言信息也不便于保存,还是适合于私下聊天用而不是公开留言。现在我找到了即时留言板工具,那就是各有分工了:即时留言板是公开的持久性的留言,而chatango则用作私下的实时个别聊天,互相补充:)
有这个chatango就够了,所以没去找其它更多的这类软件。
国内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在找这些工具的时候,我发现国外有两类相关的网站,一类是提供各种搭建和完善个人网站、小网站的ASP服务商,象综合性的bravenet/Lycos/WebServe,或上面一些提供比较专门工具的应用服务商;另外一类是像thefreesite/theFreebieDirectory这样的建站工具分类和搜索网站,这些网站极大地方便了搭建个人网站或博客的网络用户。
或许你已经看出来了,我上面所提到的工具、网站全部都是外国的东西。这倒不是我的什么倾向性,而是,实际上,我在中文网站上,根本找不到这些工具!你可以说这是我的搜索技巧问题,实际上是有的,但我同样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这样的中文服务(不是软件)。我感觉国内的IT企业在这方面还留着很大一块空白。
我相信存在着这样一个市场:随着博客的逐渐普及,搭建个人网站的简易程度大大降低,将有越来越多的、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个人网站(博客)搭建起来。在这里博客服务(BSP)本身是一块市场,但是,BSP本身不可能提供搭建个人网站所需的一切工具,实际上更多的是相对基本的功能,那么在这个外围,将会有更多的附加功能以网站插件的形式出现,来帮助用户完善其网站。在这里,存在着另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为博客(个人网站)提供完善功能的ASP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我在第一篇“初步思考:基于博客的个人门户”中提到的功能,也包括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需求,相信也还有更多的应用等待发掘。就象我一直持有的一个观念:“More Than Expects”,或者极其认同的Google哲学中的“只是优秀还不够”,“在全球用户还未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为其做出周密考虑,并开发出富于创新的工具和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我相信这个市场的潜力。
在国内我所看到的是,这个市场还未启动,还很少有出色的工具来增加博客的价值。当我们需要一个功能时,往往是花大量的精力去寻找,不得已而到国外网站上寻找。这里存在一个语言和字符编码的障碍问题。可以期待国内这个市场的兴起吗?
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商业所要考虑的收益性问题,是否有足够收入来支撑一项业务的开展。商业上的问题在这里不想细究,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从国外同行的业务,及国内博客的发展趋势来看,我相信是有这个空间的。在这里我想另外提到一点非常重要的东西:创新。
新技术新事物的诞生,可能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商业利益的动力,一个是人类不休止的创新本能驱动。我自己的看法是,从历史上看,所有大的科学技术的革新,后者所起的作用都要强于前者。那些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新鲜事物,往往源自某些个体狂热的兴趣。什么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科学发现就不用说了,就说迅猛进步发展的IT行业,没有Bill Gates和Paul Allen的狂热就没有软件帝国Microsoft;没有杨致远和David Filo就没有网络先锋Yahoo;没有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就没有现在的网络新贵Google;没有Evan Williams几个人就没有blog商业化先驱Blogger.com;没有Mena Trott和Ben Trott小夫妻无意中的开始创业就没有现在的blog界新宠SixApart。谁能想到当初一两个年轻人,当他们还是在校学生、失业夫妻,在车库、宿舍、家里捣鼓的小玩意,会孕育出一个接一个的大产业呢?又有谁认为当初他们都是抱着很自信的商业获利动机来搞这些东东的?(Michael Dell先生当年倒是出于生意头脑开始的,最后也弄出了个庞大的Dell公司,但Dell公司从来都不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产业的开创者)
同样,我相信现在一些捣鼓些新玩意的人,未必就不会在某个时候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链来,连Bill Gates和Google那些人都在提防着新事物的诞生会替代他们呢。Joshua搞出了个Del.icio.us,将Social Bookmark和Tag搞出了名头,已成了举世瞩目的新兴网络事物,谁知道现在对ShoutBox非常狂热、还名不见经传的Snecx Tan,哪天保不定也弄出个大名堂来?
网络世界总是充满着新鲜、不确定性和远大的前景。创新,而非商业在这里成为永恒的主题。在远未结束的大潮面前,中国人,你准备好去作时代弄潮儿了吗?

Monday, April 11, 2005

将.aspx文件和图片编译进dll

将.aspx文件和图片编译进dll
以前曾在CSDN论坛看到有人问如何将.aspx页面也编译进dll,当时做了解答。后来觉得也许还会有人要用,所以最近就把文章整理一下。

大家可以去看看做好的dll
http://www.bestaspx.net/down/allindll.zip

先简要说一下方法:

一、取得.aspx页面类的源代码

在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1.1.4322\Temporary ASP.NET Files目录下可看到你的站点和虚拟目录名,点进去就能找到你的页面类,但注意这个页面类的名字跟你原来的名字没多大联系,你也可以通过陷阱直接在错误页中找到:

源文件: 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1.1.4322\Temporary ASP.NET Files\root\6e5a7fb1\54c3fdeb\ehrvxfn5.0.cs 行: 90

(在aspx页面任意位置添加即可设置陷阱,取得编译源文件)

二、编译

通过上面得到源文件,注释掉依赖项:如
//dependencies.Add("W:\\wwwroot\\dlltest\\ex2.aspx");
然后编译

方法一

打开VS,新建一个WEB项目,将这些页面类包含进来并注释掉页面依赖项,将图片的编译类型设置为嵌入即可。

方法二

没有VS的可以用csc/vbc编译器完成编译,关于如何用编译器编译项目可以参照:http://www.bestaspx.net/Articles/Show.aspx?ArticleID=21

当然图片也是可以打包进去的,这样所有的东东都打进dll了
下面要简单说一下如何在命令行将图片编进dll

用sdk 中自带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FrameworkSDK\Samples\Tutorials\resourcesandlocalization\resxgen
resxgen.exe /i:logo.gif /o:test_res.resx /n:logo
得到资源文件test_res.resx,就可以在命令行引用资源编译了。
不能得到resxgen的可以到这里下载:http://www.bestaspx.net/down/ResXGen.zip
源码:http://www.bestaspx.net/down/ResXGen_Src.zip

那么项目中如何使用资源文件呢,诸位请看:
Assembly myAssem = Assembly.GetExecutingAssembly();
ResourceManager rm = new ResourceManager( "名字空间.test_res", myAssem );
System.Drawing.Image objGraphics = ( System.Drawing.Image )rm.GetObject("logo");
objGraphics.Save( Response.OutputStream, System.Drawing.Imaging.ImageFormat.Gif );
objGraphics.Dispose();

三、建立aspx到dll的映射

在Asp.Net应用程序配置文件web.config的system.web节的httpHandlers节添加aspx到dll的映射项,语法如下:




四、测试

通过以上3步,就已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下面就测试一下,打开IE,输入
http://localhost/虚拟目录名/aspx文件名查看效果。

因为是很久以前的试验了,现在是凭记忆写的,所以比较乱,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我。

黄华:全球互联网业的三大预测

来源:黄华 原创-IT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WOWA传媒网http://www.wowa.cn/

在2004年,连那些曾经为互联网伤透心的失败者,也开始露出笑脸来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管是当初自己梦想到的,还是不敢梦想的,现在都已经或正在实现。不过,在这次网络世界大战开始后,他们也许永远只能做参与者而不可能成为统治者了。因为,这次的游戏规则变了。


战略:低成本永远是网络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不论是电子邮箱还是Skype,或是网络书店和网络通信,他们惟一的相同点就是比线下业务更具有价格竞争力。很难想象,如果网络书店出售的书比传统书店的还贵,会有多少人在网上购书。


但我们仍能看到不少网络业务一直都不成功。最典型的是财经资讯网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产生持久且大规模收益的模式。笔者觉得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财经网站并没有降低用户享用同等服务所必须的成本,反而使用户在获得海量信息之后失去了方向。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财经类网站上,在博客、BBS这类的网站里,也同样存在。因为没有一个人真正需要海量信息,如果找不到个性化的信息,网络的低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这种网络服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盈利模式:违反规律的盈利模式将被颠覆


即使在眼下的互联网世界里,仍有不少盈利模式背离了经济规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线人力资源服务。几乎所有的人才网站都是通过向提供职位的企业收钱来获利的。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中介服务的收益应该来自供不应求市场中的求方。


但是分析网络人力资源服务就不是这样了。目前,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状况,所以也才有近些年招聘大会经常被挤爆的局面。但招聘网站为什么会向企业收钱呢,答案仅仅是因为那样更容易收到钱。而这样做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招聘网站宣称自己每天都能提供10万量级的职位,但很多看到这些信息的网民并没有因此找到合适的工作。原因是招聘网站成了招聘主(实际上等同于广告主)的广告集散地,而应聘者需要的永远是真实信息。如果他们对招聘网站的价值判断完全失去信心时,也就是招聘网站盈利模式被颠覆之时。


市场:只有细分市场才有机会


小到只做中国地址搜索的3721,大到全球最大的拍卖网站eBay,所有的网络人感受到了细分市场的魅力。但在未来的互联网上,也许这样“小而美”的自由空间会越来越少,少到迈出一小步,就会碰到微软、雅虎这样的寡头。这是个好事吗?不。因为一家连大规模盈利从何而来都不知道的网站要去跟手头有上亿美元级现金的门户网站比拼时,你能猜出这个游戏的结果是什么吗?


所以,现在仍在想着做eBay的人,就很难了。因为你的对手不光是eBay,还有雅虎、MSN。不过,如果只想做3721这样的东西,也许还有些机会。因为在这样的生意里,能明确地看到国界的影响力。MSN、搜索,甚至B2B、B2C,都已经超越国界了

Sunday, April 10, 2005

网络代购

海归网 Hammer

刚好在网上与朋友聊到这个话题,觉得或许有点意思,于是作了一些整理后与大家分享:

何为网络代购?
定义相关网站都有,略。
个人简要归纳如下:
以互联网为工具,通过代办外汇支付和货运的方式,提供中介服务,帮助完成国外购物网站的物品购买。

目前国内主要网站:
南京路 www.nanjingroad.sh.cn/wldgcenter
亦得网 www.yide.com
无忧代购 51daigou.8848.com
欧秀 www.omnishopping.com

网络代购网站分析:
主要特点:
1/购买对象是国外购物网站物品。主要吸引点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有价格优势的打折商品(以因产品升级而被替代打折的电子、数码商品为多);
潮流前沿的时尚商品(以国内没有销售的品牌服装、饰品为多);
具有收藏价值的珍稀物品
但因为其中不菲物流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上述三类产品一定的价格门槛。
2/网站帮助解决外汇支付问题
因为没有外汇或者没有国外信用卡,支付上构成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公民国际化,逐渐将得到解决)
3/网站帮助解决物流问题
国外大多数购物网站不提供中国送货服务
或者提供中国送货,但是货运成本相当高
4/网站语言、查找渠道问题
因为语言、查找渠道问题,不能很好找到相关购物网站和商品
通过网络代购网站的推荐和分类,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但是因为本身中介服务的特点、以及有限能力,问题解决程度有限。

运营模式:
国外设立站点,负责商家联络,支付和货运接受
国内设立站点,负责网站运行、市场推广和服务咨询

盈利模式:
每笔交易收取服务费(一般为10%)
利用规模优势,在货运费中享受返利(数字?)
利用规模优势,享受部分购物网站的销售返利(数字?)
其中运行到一定规模后,后两者盈利收入可观

机会与威胁:
机会: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多讲
威胁:
市场空间:
目标群体中有两个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国外产品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具有较好的网络工具和语言应用能力。
但是这两个条件具备者间具有一定的错位:目前国内网络应用的主流人群
集中在16-28;而国外先进、时尚产品的主流用户群体集中在28-40。
因此,网络代购需要从几个方面拓展市场空间:1/扩展范围。利用网络无
地界的优势,拓展不同区域的用户群体;2/拓展深度。拓展非网络用户。
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介服务提供商,最大的核心在于信息源和客户源,以及一定的服务
流程和服务口碑。
网络经营,运营和盈利模式非常容易被模仿。因此要想保持先行者优势,
就需要在网站建立后大力推广、快速扩展。通过规模获取客户源,尤其是信息源数量和价格上的优势(网络客户忠诚度相对较低)。
建议:
互联网产业,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模式容易被复制、客户无地域分别、客户转换成本低
忠诚度低。
因此,快速扩张、获取规模优势和提高客户转换成本、提高忠诚度,这基本是两个基本
的思路。
这里,我们撇开资本因素不考虑,主要从一个方向商提供一个思路,不做具体的操作面
阐述:
收入 = 客户数 * 客户消费额
因此,收入的增加就可以考虑从客户数和客户消费额两个角度来考虑。
增加客户:
客户增加,首先要通过一定手段对客户进行分析、分类,保证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
策略及市场推广渠道的调整。客户的基本分类,我们可以从网上、网下两类分:
网上客户的增加:如何做有效的网络推广来增加网上客户?除开网络广告、网站联接等方式外,可以考虑通过“病毒营销”的方式来自我扩张。如:购物时推荐客户送礼卷、购物送亲情礼卷(只能另一个账号用)等。
网下客户的增加:网下有一个消费能力强、国外产品认同度高的用户群体,如何吸引他们?这个群体的增加可能是一个新的市场的拓展。
可以考虑采用各主要城市设展示工作间,代为进行网络查找、网络展示等方式。

增加客户消费额
我们可以从单次购买额和累计购买额两个角度来考虑。
单次购买额的提高,可以采用常见通过手续费、运送费等的优惠,以及“买**送**”
的方式。
累计购买额的提高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方向所在。
其中,最基本应该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操作服务(根据历史购
买记录,定期发送对应商品优惠信息),保证一批优质客户群的保留。同时,可以
通过客户积分、建立客户兴趣群等方式提高客户的转换成本。 (海

Monetizing the Social Network

Friday, March 25, 2005
By Michael Jones, UserPlane



Page Options


Print Page

Email Page
Subscribe


A review of ways marketers can align with these consumer hot spots.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re hot. Those who participate in them belong to two, three, four, maybe even more than 10 or 20 different ones. They enjoy their features, upload photos, request business contacts and talk with friends.

For now, consumers get to do this for free. For now.

Although 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offline world may be well-established -- monetized through conferences, venues, referral fees and headhunters -- the online world seems to just be examining the methods of monetization. The general principle still stands: if you have a large database of active users, you can make money -- right?

Here is how it is being done today:

Advertising -- A quick review of ad dollar expenditures in the U.S. reveals that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total is spent online -- but that is going to change fast. Online advertising is once again booming -- and just as public television and print media often can be sustained from pure advertising models, online is no different. The lead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MySpace, Friendster and LinkedIN, along with many others) are primarily supported by advertising. Although their aggressive growth strategies mean that some may still be losing money, advertising represent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venue.

Revenue Share/Per Transaction Fees -- Someone clicks on her friend’s profile on Friendster and sees that he loves HBO’s hit series "Deadwood." Clicking on the term ‘Deadwood” brings up all the other members who have the same interest -- and an easy-to-purchase link for the "Deadwood" Season One DVD through Amazon. It’s essentially a focused advertising arrangement -- marketers now have precision targeting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profiles, tapping into user interests -- and offering purchase options within very specific filters.

Events -- Although revenue numbers generated from MySpace-style events are difficult to come by, these events are known to be well attended and a driving force behind MySpace’s impressive growth. In general, while it’s unlikely that offline even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10 percent of any social network’s revenue, events do make for great content and word-of-mouth advertising.

Moving forward, compelling new ways to monetize social networks will continue to emerge. The downside, however, is that some of these methods may not be in the user’s best interest -- and they might end up taking the “cool” edge off these communities.

The Buying Club/Affiliate Revenue Models -- With Buy.com’s purchase of Metails, a major offline and online retailer has recognized the power of social networking and made a commitment to the space. Yub.com enables users to develop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 focused around products, product ratings and, more importantly, a point-based rewards system that lets members benefit from a friend’s purchases. While Yub.com feels like heavy retail -- with a full online mall that has grown rapidly in the last few months -- the site is building a large user base and enticing members to recommend products to friends.

Although the buying club mentality might work only within certain types of social networks, the notion of a point system that rewards users for certain activities should be embraced more broadly. By developing a currency system, 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can create very real incentives (promotions, giveaways, contests, fundraisers) for specific actions, from which everyone can benefit.

Corporate Sponsorship -- Does being a fan of a brand mean that you want the owner of that brand to have all of your personal profile information? Practically speaking, the answer has to do with the type of brand and the reward the user receives for sharing that information. Corporations will take notice of these social networks and begin offering competitive services with products and (if they are smart) experience-based rewards. Just as Icelounge (described as a “MySpace for skaters”) was launched, larger brands will begin to do the same. Increased brand loyalty and sales opportunities will lead directly to monetization.

Country Clubs/Membership Fees -- The SNS world can be a field of dreams -- albeit for a price. As social networking site ASmallWorld.com has recently demonstrated, if you build a great social network -- making it “invite-only,” with restrictions on activities -- well, everyone wants to join. Naseeb likewise has proven that a focused social network, aimed at a specific niche, can justify an admission charge. From where I sit, I’d much rather be part of a social network with fewer members, no advertising, and no corporate sponsorship but that charges for entry.

Overall,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re experiencing hockey stick growth and, in the process, influencing new types of two-way brand experiences and community building on the web. Although the approaches to monetization outlined here just scratch the surface, revenue models abound. Any repository of personal data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on a large group of users (perhaps better to call them “consumers”) inevitably translates to profit opportunities.

Let’s just hope that all our email accounts and personal profiles don’t end up in a spam database though a dot-com SNS auction.

Michael Jones is president of Userplane in Los Angeles, a provider of enterprise social software for online communities.

Thursday, April 07, 2005

為你量身定做的垂直搜索網站

像Google和雅虎(Yahoo)這樣的大型搜索引擎主宰著互聯網瀏覽業務。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都是通過在這些網絡上鍵入一個搜索詞彙來開始每一次網絡沖浪的。

但要找到正好符合你要求的搜索結果可不那麼容易。由於這些主要的搜索引擎對大量網頁進行索引﹐而且其設計的意圖就是要找到盡可能多的結果﹐因此它們必然都包羅萬象。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會得到許多毫不相干的結果。

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認為一個被稱為垂直搜索的市場商機無限。它們是旨在幫助搜集互聯網上某些特定類別信息的搜索引擎。這些搜索引擎僅對那些可能擁有某種特定類別信息的網站進行索引﹐而且它們運用為其專門量身定做的搜索問題。

我一直在對兩個最新的垂直網站進行測試﹐它們是專攻個人和工作的信息。兩個網站都有缺陷﹐但也具有潛第一個叫做Ziggs﹐它能幫助你找到具有特殊技能或其他特點的人﹐適合以雇佣或交友為目的的搜索者。比如說﹐它可以幫你找到一位在華盛頓工作的專攻國際貿易的律師﹐或者是一個現居特拉華州的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的校友。

第二個叫做Indeed.com﹐它是一個招聘搜索引擎。與Monster.com等傳統的招聘網站不同﹐Indeed對超過500個列有求職信息的網站(包括Monster)進行索引﹐允許求職者搜索符合某一類要求的所有招聘信息。比如說﹐你可以尋找密歇根州的所有求職信息﹐或者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所有工作機會﹐或者僅僅是通用汽車在密歇根州的工程師職位招聘信息。

ZIGGS總部位於波士頓﹐這個搜索引擎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但是它對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開放業務。Ziggs聲稱檢索的網站數量大約為230萬個﹐並包括在近4.3萬家公司工作的個人。當你在Ziggs上尋找一個人的時候﹐你搜索到的主要是他/她公司網站上刊登的關於這個人的簡介網頁。

如果你在互聯網上並未登記資料﹐Ziggs可以讓你創建一個詳細的個人介紹﹐只要有人搜索你的名字﹐或是搜索和你的簡介相符的其他特點﹐有關你的資料就會被檢索出來。

你甚至可以附上一張照片﹐自己喜歡的一句話﹐或是一個根據Ziggs提供的問題預先製作的“專訪”。

Ziggs對搜索者免費開放。登記資料需要每年繳納25美元的費用﹐但第一年是免費的。每年花上50美元﹐Ziggs將在Google等大型搜索引擎上購買一個廣告﹐讓你的名字在和搜索結果一起出現的付費名單上顯示出來.

在我的測試中﹐Ziggs的功能很不錯﹐但也有一些缺點。也許是因為它還處於測試階段﹐Ziggs的速度相當慢。而且﹐它的目的似乎更多地在於幫助人們和公司推銷自己﹐而不是提供全面的信息。Ziggs的搜索結果只提供中性或自我吹捧的個人資料﹐而不是那些可能告誡你遠離某個人的信息。

另外﹐它的數據庫也存在一些奇怪的漏洞。Ziggs沒有我曾試著搜索的一些公司管理人士的資料﹐即便他們的資料在公開的網站上就有。微軟公司(Microsoft)首席執行長巴爾默(Steve Ballmer)的工作地點被正確地列在公司總部華盛頓州雷蒙德﹐但他同時也出現在辛辛那提。

INDEED.COM總部位於康涅狄格州斯坦福﹐也處於測試階段﹐但它經過改進﹐速度很快。該網站按城市﹑職位﹑公司名稱和關鍵詞等不同類別顯示就業信息。它從招聘網站﹑報紙廣告網站和公司及附屬網站調出這些招聘信息。

與標準的招聘網站不同﹐Indeed不刊登個人簡歷﹐ 也不向搜索者收費。將招聘信息登記在Indeed的搜索清單中也是免費的。它就是一個面向求職者的一站式商店。Indeed計劃通過出售廣告獲取收入。

Indeed聲稱每天有10萬個新職位登記在冊。在我的測試中﹐我能夠很容易地找到全美白領和藍領的求職信息。比如說﹐我在馬薩諸塞州新貝德福德找到了一個清水牆工頭的職位﹔在艾奧瓦州奧塔姆瓦找到了一個放射線學者職位﹔在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找到了一個電視錄像製作人的職位。

Indeed還有一些很好的附加功能﹐而且都是免費的。你可以設置一個電子郵件提示服務﹐每天通知你一次符合你標準的新職位。你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將職位搜索結果發送給朋友。此外﹐你甚至可以在諸如我的雅虎(My Yahoo)這樣的網頁上顯示不斷更新的搜索結果。

但和Ziggs一樣﹐Indeed.com也存在一些缺陷。我的許多測試搜索包括了對同一份工作的重復輸入﹐從而虛增了Indeed聲稱可以提供的職位數量。另外﹐當我點擊Indeed的許多搜索結果想閱讀實際內容的時候﹐我發現它們已經過期了或者是被撤掉了。而在某些情況下﹐Indeed的搜索結果包含的是求職者﹑而不是招聘人員發佈的信息。

此外﹐Indeed的搜索結果通常都過於模糊。我想在加州找一位電影劇本作家的職位﹐結果卻顯示辦公室助理﹑電影製片人甚至是消除電腦病毒專家的職位﹐但都不是真正的電影劇本作家。

儘管如此﹐Ziggs和Indeed都提供了在Google和雅虎上難以很快找到的有趣和集中的信息。如果這類垂直搜索網站能夠改掉設計中的缺陷﹐它們就會顯示出真正的發展前景。

Tuesday, April 05, 2005

为什么google 不再可怕?

作者: 见素


2004年的google IPO成功上市, 如同十年前netscape
登陆NASDAQ引发的网络第一潮一样, 人们开始想像网络
第二潮的重新来到.


最近一年,sns tag blog都红红火火,纷纷冒出.中国的各个网络
公司开始抛弃靠 sms game 维持web业务的模式,重新探索 blog
webpage-share iAsk wiki 等基于web的新服务.


这种上升的势头带来的新的商业机会,是更倾向于google msn yahoo等
大公司, 还是新型如雨后春笋的中小公司?


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 就像 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时, 很多人
(林彪 只是一个代表),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老毛根据
他对中国的深刻认识,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雏形.
正是有这种认识和信心,才激励他们坚持到底,达到最后胜利.


我觉得类似google的大公司尽管技术优秀,但不像一般人想像­的
可怕,主要机会还是在中小公司的里面. 具体分析如下:


1 网络下成本的分析


成本是个很深刻的东西,越想越觉得它包罗万象,显性的,隐形的
主要的, 次要的,甚至 政治, 文化,法律, 心理的因素都在其中.
一般人看到的只是飘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成本的主体仍然在
水面的隐藏下面. 对隐藏部分的认识,挖掘,利用,是考验 企业家的
真正眼光和能力. 一般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转化为企业家? 我
觉得关键就是 经济学家对于成本的认识是 整体,抽象,笼统的,
广泛但浮浅;企业家相反,他们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成长
经历,但他们肯定 对于一些特定的成本因素,特别敏感.比如
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本降低, 正是由于这种窄小但深入的了解,成就
了企业家.
具体到现在的网络复兴,比较第一次网络潮, 最大的特点是从
readable web 向 writable web的转变. 就是强调 user
participation. 目前的典型代表就是 blog wiki
delicious 的bookmark share , flickr的 photo share,
plaxo的email share,等等.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是用户自觉
产生的(关键是自觉), 然后 有公司整理,分类, 改造,利用,再 以更方便,友好的
方式提供给用户.


这种潮流下面,最关键核心的东西是用户的信任.而不是某些特定的­技术优势.
只有用户信任你,才会在你提供的服务种流连忘返,增强用户的认同­感,
从they company 转化到WE company.


2 google的弱点


很可惜, google 走上股市的道路. 的确 它有钱了, 可以购买更多的小
公司,更多的新型技术,开发更多更cool的应用.


但是现在它每个季度面对股东的利润成长的压力.开始失去了
人们以前的那种信任. 也许许多人相比yahoo MS,更相信google一些.
但这种信任,和它没有上市前, 是不可同日而喻 .


google的利润来源主要就是adword 和adsense.他们的致命问题是 click
fraud 和 bad intent traffic.由于现在 click和金钱直接联系,作弊人的
动机也就无比高涨. google能得到不过 一些某个时间 某个ip 点击某个广告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之间,提炼 哪些是好的click 那些是坏的click,本身是个非常
模糊困难的概念. 它可以根据几十个数学模型,设计几百个参数来分析,推论,
猜测click的好坏.但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google的数学模型如何好,
作弊人总是可以找到漏洞.


在 两者的争斗中,广告人越来越可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于是goog­le收益减少,
但 开发 防止作弊的软件投入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这就是google将来可能
的致命弱点.


3 解决方法


基于机器的search engine不可能避免上面的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基于
人工的 tag metadata的searach engine. 纯粹类似pagerank的 模式,
过了它的颠峰,将来的模式肯定是tag主导的.


当然有了tag,并非万事大吉. 还是有作弊人希望在交易中越过规则,
赢得更大的利益. 对于他们, 基于机器的方法不是主要武器.
我们将更多依赖用户,用户参与, 用户监管,利用用户的归属感和信任 去
和作弊人斗争,才可以跳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怪圈.
4 小结


总而言之,google等大的上市公司,上市后,他们的biz model决定了
他们很难有很强的用户信任. 他们的确有技术优势,也很管用
但是 他们作用也有限.在新的基于信任的网络环境下,未来的更多
的成功机会属于 能和用户融为一体的中小公司或其他组织.


Sunday, April 03, 2005

The match game

by Cheryl Meyer
Updated 06:43 PM EST, Mar-21-2005

Valentine's Day may be over, but matchmaking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of online dating sites continues to bloom.
One of the latest nuptials came Feb. 22, when CGI Holding Corp., a Lake Bluff, Ill., owner of Internet and offline properties, announced it had acquired Personals Plus Inc., an operator of several dating and relationship Web sites, for $4.5 million.

The deal received little press, but it signified continuing consolidation of online matchmakers. Internet dating, which generates more than $500 million in annual sales and counts Match.com Inc. and Yahoo! Personals (owned by Yahoo! Inc.) as leaders, has seen a major uptick in deals.

MatchNet Inc., now Spark Networks plc, a Beverly Hills, Calif., operator of Jewish Web site JDate.com and other dating destinations, kicked off the 2004 spree when it bought Point Match Ltd. of Israel, for $6.3 million in January. Two months later, affinity marketer MemberWorks Inc. (now Vertrue Inc.) of Stamford, Conn., snagged Toronto-based Lavalife Corp. for $115 million, and job recruiter Monster Worldwide Inc. said it would buy matchmaker Tickle Inc. for $94 million in cash and stock in May. Those deals were followed by at least three others last fall.

While many acquisitions are small, sources predict larger deals among more established Web-based dating companies.

"If Yahoo! or Match bought us, we would be the swing vote that would give them bragging rights to be the online mass market Internet personals company," says David Simonoff, CEO of Spark Networks, one of the larger players in online dating.

Simonoff, who took over at the company last year, says Spark has been approached by suitors for two years and this year will make its own acquisitions or consider "other scenarios," such as an expansion into other verticals, or a possible sale. San Francisco equity management firm Criterion Capital Management took a 7.4% stake in Spark last fall.

Venture capitalists also are placing bets. eHarmony.com Inc., a Pasadena, Calif., company that requires users to answer personality-based questions and then finds them matches, received $110 million in December from Sequoia Capital and 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 in a second round. "We had what I would call a great experience with the different investors in their consideration of eHarmony," says CEO Greg Forgatch.

Co-founder Forgatch says eHarmony has been cash-flow-positive since 2001 and has been approached by potential buyers. Although it carries no advertising and is pricier for users than many rivals, revenue grew 200% and registrations climbed 125% between 2003 and 2004, and it leads in new subscription revenue, he says.

Five months earlier, MarketRange Inc., which runs PerfectMatch.com, got $7 million in a Series B round from Ignition Partners and Mellon Ventures Inc.

"There's a big untapped need of people who want to have serious, long-lasting relationships and who may not feel they fit the eHarmony mold," says John Zagula, a partner at Ignition. There are two categories in Internet dating: for casual daters, which includes Match.com and Yahoo! Personals, and for serious relationships, notably PerfectMatch and eHarmony. The latter is still largely untapped, he says. On its Web site, MarketRange says it is actively pursuing add-on acquisitions.

There are plenty of dating sites to peruse. According to Internet traffic monitor Hitwise Pty. Ltd., 910 Web sites operate in online dating, compared with 750 a year ago, an increase of 21%. These sites include everything from general matchmaking forums like Match.com to more tailored destinations such as veggiedate.com for vegetarians, gamingpassions.com for videogame junkies and democraticsingles.net, for "democrats and progressives."

Friendster Inc., a so-called social networking site, has raised $13.5 million in venture funding to date and expects to be profitable this year. In November, eHarmony announced Friendster would use its compatibility matching system to help members find love. "To this day, Friendster has spent zero dollars on marketing and has approximately 15 million users," says Roger Lee, a partner at Battery Ventures, one of the company's investors alongside Benchmark Capital and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Lee says Battery backed Friendster because of its growth, its loyal user base and nonexistent marketing costs. Battery has also invested in online matchmaker Spring Street Networks of New York.

But the industry isn't all wine and roses. While most companies flaunt sales, membership and number of weddings (eHarmony claims responsibility for more than 10,000 marriages), growth has slowed, says Nate Elliott, an analyst at JupiterResearch, a division of Jupitermedia Corp. The sector's overall revenue grew by 73% in 2002 and 77% in 2003 before slowing last year to 19%. This year, Elliott says, the industry will see a 9% rise in revenue, to $516 million.

What's more, 33% fewer consumers are browsing online personals today than a year ago. "It's the simple maturation of the marketplace," Elliott says. "Online dating has hit a critical mass." He says Web users have found their comfort zones and tend to return to familiar sites, rather than browsing randomly.

The slowdown has created challenges. Spark Networks, which lists 12 sites on its home page and more than 10 million members, has seen real success with only two of its properties, JDate.com and AmericanSingles.com. Others, such as CollegeLuv.com, for co-eds, and FaceLink.com, which allows users to display a photo album, haven't garnered as much attention and subscription sales. "We've done a crappy job marketing them," says Simonoff. He calls online dating "a brutal industry."

In August, Spark (then MatchNet), pulled its $100 millio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citing poor market conditions, and its CEO resigned. Match.com also replaced its CEO last year and laid off 30 workers.

With fewer users looking for their cybermatch, dating sites want to convert more viewers into subscribers, Jupiter reports. Industry-wide conversion rates have risen about 25% in the last year. Many matchmaking sites are also trying to woo serious daters — often older users hoping to find long-term loves rather than a casual fling.

Elliott says there's still room for numerous players, since the sector is twice as large as any other category of paid content. Europe, others say, is an untappe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among the leaders is likely. Some, like Match.com and Spark, already run dating sites in numerous languages, including Dutch and Hebrew.

Experts expect more consolidation, venture activity and new entrants as companies try to lure more than 100 million singles. Alex Hart, managing director at Broadview International LLC and an adviser to Lavalife in the MemberWorks deal, says entrepreneurs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interesting technologies despite the glut. Match.com and other startups have launched various mobile data services, which allow members to connect anonymously with singles on cell phones and flirt digitally via instant messaging.

One such startup, WaveMarket Inc., an Emeryville, Calif., developer of a location-based mobile social network, in February received $9.4 million in VC funding from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and BlueRun Ventures (formerly Nokia Venture Partners). "Unless you have something that you really can show is going to get people to migrate to your service, you won't see the VC dollars flying to it," Hart says.

PlanetOut Inc., a San Francisco site for the gay and lesbian community that displays personal ads, had a coming out party of sorts Oct. 14, when it sold 4.65 million shares at $9 apiece, raising $41.9 million. It rose 15.6% in its debut, closing at $10.40.

But most buyout players and their investors remain mum about exit possibilities. eHarmony's Forgatch says, for now, his company is staying focused on its main goal: lowering the divorce rate. "We are about one thing: building lifelong relationships for serious-minded singles," he says. "We're not a date for Friday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