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30, 2004

中国企业网站普及率不足5% 方案费用是症结

网站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实现网络营销的重要平台,随着中国企业对外交流意识的加强,企业建站一度受到追捧,然而到如今,却步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据CNNIC的第十四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500万左右的中小企业中,只有62.66万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除东部和南部少数地区普及率较高外,其他地区普及率不到5%!
  记者随机采访了两家中小企业,没有建站的企业告诉记者:公司曾想过要建网站,但向已建站企业和一些服务商咨询后,感觉申请建站的费用较高,而且服务商方面缺乏适合自己的整体建站方案,担心投入与产出无法获得平衡而最终放弃。另外一家已建站的企业则表示:当初由于对建站不了解,所建的网站自己不能修改,现在每次更新内容都要找服务商,更新几次之后也就心灰意冷了。

  以上两家企业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企业建站目前存在着花费高、缺少丰富的解决方案两大症结,使企业网站成为了 “鸡肋”!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型企业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网站,而中小企业也多有建站发展的意识,要变“鸡肋”为企业的“香饽饽”,服务商就要多为企业考虑,提供灵活的建站方案、适合不同规模企业价位的建站产品,方便的维护和后续发展、网络营销的建议等。

  据了解,作为亚洲最大的域名注册及虚拟主机提供商,35互联(中国频道)推出了“智能+定制”相结合的概念,需要形象展示、产品展示、产品在线销售或收集客户反馈等不同的企业均可快速地在这里得到自己希望的网站。刚刚拥有了产品展示网站的香港佳华集团大陆汽贸中心?(http://tenghuicar.my-way.com)的林总告诉记者,他们最初是听说35互联的服务好才找35互联建站的,不过事实证明他们建站的速度快、成本也相对较低,所建网站维护也很方便,能上网、会打字自己就可以换内容,现在,他还能得到一些推广方面的建议。据介绍,目前已经有将近万家企业用户中从受益。

  行业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进入主动营销时代,企业网站作为网络营销重要途径,将在这个时代发挥关键作用。35互联(中国频道)以及其他一些主流ASP们在建站方案上的丰富和为用户便利的考虑,将推动企业建站步伐加快,协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风险投资家

译者语:不知从何时起,VC的意思突然变了,它不再表示编程工具VisualC++的缩写了,而成了风险投资的代名词,这个有趣的变化直接折射出了风险投资家和工程师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工程师和风险投资家需要合作,但也存在利益冲突,这种微妙的竞合关系演绎出了一幕幕悲喜剧,苹果、网景、雅虎都曾借助风险投资的力量过的滋滋润润并称霸一时,这是VC温情和可爱的一面,但王志东、王峻涛、祝剑秋等却被VC整的遍体鳞伤,于是就有人打抱不平,批评VC的残酷和逐利本质。

赞美也好,指责也罢,VC仍是按照自己既定的原则行事,工程师也仍免不了频频求--助于VC,毕竟,双方都互相需要对方。

本文作者Nick Tredennick是一名美国工程师,他与VC打过十多年的交道,爱恨情仇,皆体现于文中······


我第一次跟风险投资家(VC,venturecapitalist)打交道是在1987年,当时对他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了创业公司暴露出的很多普遍性问题。自那之后,我参与创办了30多家公司,做过创始人、顾问、工程师、管理人员以及董事,那比过去仅仅充当“媒人”(为做技术的工程师与有钱的风险投资家结成“姻缘”而“穿针引线”)要复杂多了,在从事这个行当的过程中我自然也形成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现在,很多书和文章都在称赞甚至歌颂VC,但我在这里想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谈谈对VC的认识,或许这篇文章看起来有些诽谤VC的意味,但我并不是故意戴上有色眼镜去评判他们的,我只是客观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我也并没有试图去改变人类的本性而希望他们改变自己的风格和原则。

实际上,工程师是属于弱势群体的,VC知道如何对付工程师,但工程师并不知道如何对付VC,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VC就是利用这种优势“欺负”工程师的,他们的目标是将风险基金投资者和自己的回报最大化,而不考虑工程师的利益。但工程师也有自己的强项,他们是解决技术问题的高手,如果在此基础上再了解一些操作风险投资的知识,他们就可以得到相对公正一些的待遇,但我不会在这里提供详细的办法,那些内容足够写一本书了,我在本文中只是想唤醒工程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尴尬地位。


看清VC的本质

VC是联系富有的投资者和技术人员的桥梁,一般情况下,工程师在创业初期都需要求-助于VC,那是吸引投资最直接、快速的办法。别的选择当然也有,例如,你可以依靠自己原来的积蓄,但你很可能没那么多的钱;你也可以找朋友或家人集资,但那是以友谊和亲情为风险的;你也可以寻找“天使投资人”,但那可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时间成本相当高。

VC相互之间联系很密切,他们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并且还比较封闭,事实上,如果没有私人推荐或介绍你是很难受到VC青睐的,希望VC从成千上万份商业计划书中看中自己的想法是很天真和幼稚的。


VC不会签署保密协议

如果你认为VC非常守信用、不会泄露你的任何秘密,那你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傻瓜,告诉你吧,VC绝对不会跟你签署任何保密协议,在跟你打交道的过程中VC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他们可能很喜欢你的创意,但却想资助别的人去做。我至少有两个朋友在跟VC接触的过程中受到了欺骗,VC跟他们谈崩之后拿着他们的创意资助了别人。

第一个例子是明显的剽窃行为,我的朋友约翰起草的商业计划书中很多内容竟然被复制到了VC资助的另一份计划中,约翰起诉了那家风险投资公司,最后赢了官司,获得了一些补偿和精神胜利,但却彻底失去了生意,而剽窃了约翰创意的那家创业公司后来上市了,融到了一大笔资金,给VC赚了很多钱。约翰的遭遇还不算很糟糕,更多的情况是,企业家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足够的证据去起诉VC,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拿自己的东西去赚钱。另一个朋友彼特也被VC坑了一次,他跟几家风险投资公司打交道时,有一个VC多次派专家到彼特的公司考察技术情况,彼特从另外VC处获得投资之后却发现,那家投资公司让他们自己的专家推出了同样创意的项目。



VC喜欢跟风

现在的电子科技产业越来越像时装和玩具业,时尚成了非常巨大的驱动力,各种各样的新编程语言、设计技术层出不穷,就连高科技公司赚钱的商业模式也曾经一度走时尚路线。其实,VC是最疯狂的时尚追星族,什么热门他们就追什么。如果一家大名鼎鼎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开发一种可配置的电子织布机,那么别的VC也会跟着投钱。VC喜欢随大溜,某个领域要么就是得到很多投资,要么就是得不到任何投资。如果你很擅长在时尚的潮流中轻舞飞扬,那么得到VC投资的机会就非常大,但如果你的创意过于新颖而显得太与众不同,那你得到投资的难度就非常之大。


VC不懂技术

一般来说,VC并不懂技术,尽管有的还是学工程毕业的。拥有工程学位只是一个起点,如果你设计并制造某种产品,你就会成为工程师,如果你从事职业方面的工作,你就可以成为一名管理人员或风险投资家。硅谷的VC技术背景是最好的,你的公司离技术产业中心越远,投资者就越不注重技术含量,他们是以钱为中心的。

如果VC看不懂你新奇的创意,那么他们就会抛弃你,他们主要关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如跟技术不太相关的营销策略和增长预期等。


专家不专

如果VC对你的创意很感兴趣,他们至少会派一名“专家”对你的项目进行评估,别以为这些“专家”很牛,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前沿的技术细节。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创业公司,该公司对设计防火墙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以线速度工作。线速度就意味着没有缓冲,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所以就没有必要使用微处理器和IP地址,安装简单,管理也简单,但这跟专家们以前见过的防火墙实现机理太不一样了,即使可编程逻辑器件公司也不懂这是怎么工作的,在他们看来,不用微处理器和IP地址去设计防火墙就如同制造没有引擎的汽车一样荒唐。很显然,这家公司没有得到投资,创始人不得不回大公司工作去了,这个结果对谁都不好,产业界少了一项创新,技术进步也被耽误了。


VC不承担风险

VC被翻译成“风险投资(家)”,所以一般人都认为VC在投资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风险可承担。VC创建投资基金主要是为富人管理钱,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基本原则,他们做投资决定时也都非常谨慎,几近于胆小般的保守,一家大型投资基金在对一个项目做大额投资时,必须确保它的创意非常之好,并且有过成功的先例。一般来说,VC很注重以前的历史记录,他们喜欢那些赚过大钱的团队或创意,这就如同好莱坞宁愿制作一些成功影片的续集也不拍摄新的原创电影。

VC创建投资基金之后,对出钱的投资者收取管理费以及“分成”,分成一般是投资获利的20-30%,这就决定了VC从事的是几乎稳赚不赔的买卖。投资基金一般会投资好多个不同领域的公司,所以风险也被分散了很多,有时VC还是创业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可以从投资的公司中获得股票期权,这样一算,VC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

有钱的投资者倒是承担了一些风险,虽然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结构风险可以降低很多,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消除。真正承担最大风险的是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程师,他们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脑力劳动甚至感情,成功了,VC得大头,失败了,自己几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


VC出手很阔绰

假如你的公司需要很多钱,比方说是1亿美元,那么你比具有同等回报率只需要100万美元的公司获得投资的机会就大,因为那些管理几十亿美元资金的投资基金比较喜欢大项目,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人手去管理成百上千个100万美元的小项目,甚至连500万的项目他们都不屑于做。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你只需要几百万美元,得到投资的机会就比较小。

串通一气的VC

对于项目的评估和定价,VC们会经常互相通风透气,他们经常搞聚会,讨论一些侯选公司的投资以及定价,定价主要涉及股票总股本数和价格,这些都会在VC给创业公司的“条款单”中表明。VC遵循自动优化的原理,他们不会在某一产业的特定领域投资六七家公司,一般只会将投资目标个数限定在两三个之内,一方面防止自己的利益集团互相竞争,另一方面要确保个别企业取得成功。这样做当然有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限制竞争从而限制了创新活动,减缓了技术进步。

而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充满竞争的环境可以培育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物体,对于当前的高科技产业来说,竞争也是非常有益的“基因突变”,竞争减少只会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例如,在硬盘领域,在41家公司在争夺市场份额,硬盘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非常明显,相比较而言,只有三家主要制造商竞争的软盘领域几乎是停滞的。我倒并没有谈论市场大小或市场机会(硬盘业务相比于软盘业务),我只是在说竞争和创新速度之间的关系。

VC不会明确说不

如果VC对你确实感兴趣,请放心,它肯定会给你打电话的,最后还会给你一张支票,但如果它对你不怎么感兴趣,你就不会得到答复。长时间的沉默就意味着拒绝,VC很狡诈的,他们不会明确对你说“不”,那样就相当于鼓励你再到别的地方找钱,对VC来说自然不好,他们最希望的就是你一直在吊在一棵树上。VC有时还抱着“等着瞧”的态度,因为时尚是经常改变的,技术人员也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或许下一年你的提案会更好一些。此外,VC还想从你那里得到更多的启示,将创新的思想添加到其他创业公司的计划中去。

如果VC知道你还有其他选择,他们往往会这样欺骗你:“我很想跟你做这笔交易,但我需要一些时间再找些合伙人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以便于得到专家的意见。”“我们非常希望对你投资,但现在我们正在清算一个5亿美元的基金,那会占据我们所有的时间。”“过几天我给你打电话吧。”

而一旦你没有别的选择之后,他们就掌握了操纵你的主导权。

VC收养的“宠物”

在VC眼中,“宠物”就是“派驻到创业公司的执行管理人员”。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储备有大量的管理人员,即使没活干的时候一个月也可以拿到一两万美元,这个数字对一般的工程师来说还是相当高的,但只够他们这种人在圈子应付饭局用。“宠物”在管理创业公司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平时主要是做顾问。当VC准备向你的公司投资时,他们的“宠物”会详细盘问你公司管理团队的经验,不用担心你的团队不够好,VC会再给你配备必要的人员的,他们会给你派一个新的CEO,把你们原来创业的那帮哥们全换掉。

你的创意,你的工作,他们的公司

一般来说,VC派来的CEO会得到10%的股份,指派的董事会成员每人也会有1%的股份,整个公司技术团队最多只能得到15%的股份,剩下的全归风险投资公司,以后再追加投资时公司技术团队的股份还会被进一步稀释。VC控制着创业公司的董事会,他们可能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到公司参观一次,听公司管理人员做报告,发布指示,提供建议,以及收走一些个人股票期权(唯一可能例外的是CTO和主管技术的副总裁)。总之,VC控制你的公司,你和其他的工程师只有干活的份儿。

我曾认识一家公司,它在一年前得到了一笔估值不错的投资,该公司当年业务增长迅猛,开发出了新的产品,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按照计划花掉了所有的钱。它后来又需要钱的时候,投资环境已经变了,去年的主要投资者不愿再对该公司股票进行“定价”,也不愿“率先”做下一轮投资。“定价”是对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如果把公司看成是一个馅饼,就相当于把它分成很多个小片(股票),一个投资者“率先”对下一轮中的一大块股份给出价格,其他投资者也跟着他出价,到头来,工程师只是VC手中的玩具。最后的结果是,在后一轮投资时这家公司价值评估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后来投资者又准备撤资,于是要求对前一轮投资重新谈判,他们说,“鉴于这一轮估值比较低,我们觉得上一轮估值偏高了,所以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股份以弥补上一次投资时的损失。”假如是企业家做假了,那么对上一轮投资进行重新谈判是合理的,但问题是,他们执行得很良好,不过,VC可不管这些,他们想反悔的时候就可以收回以前的承诺。

再想想另一种情况吧,假如工程师处于有利的地位,VC就会经常这样说,“考虑到市场发展状况,你的创意显然比我们刚开始预想的更有价值,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将上次投资所得的股份返还一半给你们。”

但可惜,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企业家属于弱势群体。

工程师是价值的创造者

VC善长玩资本游戏,但不懂技术,企业家懂技术,但没有钱,每个创业公司的技术都有自己的特色,但资本知识却适用于所有的创业企业。VC并不关心某项技术,他们捕捉机会只是为了赚钱,所以VC运做资本时往往并不注重有价值的技术,例如,一年前VC发了疯般地抢着给互联网公司投钱,但今年他们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使你能制造出星球大战的运输机,他们也可能对你没有兴趣。

这不是技术或个人问题,而是金融问题,在VC看来,工程师以及他们的创意只不过是商品而已。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压榨技术团队,因为他们能,而VC觉得那样做是在履行其为自己和基金投资者创造最大利益的责任。

但实际上,工程师不是商品,减少工程师的股票份额可能适得其反:他们士气受挫,生产力就会受到损害,最后他们走人,公司完蛋。

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电子产业革命是工程师而不是管理人员所创造的,VC可能很不欣赏这一点。摩尔定律和技术天才的智慧是电子革命的驱动力,对产品需求的巨大市场则积累了足够的动能,这股力量使如此之强大,以至于管理人员的决策根本无法影响电子革命前进的步伐。

说到底,一句话:工程师是财富的创造者,VC只是受益者。

解决之道

创造未来的工程师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但现在他们却还没有,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有三个建议:

首先,富有的工程师应该考虑投资创业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自己应得的股份。你不一定非要像盖茨那么富有才行,只要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本,或者收入能达到最低限制,就可以成为“资格投资者”而参加创业公司的前期投资。现在,百万富翁俱乐部的会员越来越多,很多工程师都挤身其中了。

如果你是一名资格投资者,最好做创业公司的的天使投资人,对其提供种子资金或做前几轮投资,但要把握自己的投资力度,如果你赔不起太多的钱,就少投一些,因为早期投资的风险是很大的。创业公司需要你的钱,更需要你宝贵的建议。资本充裕,创业公司增多,技术进步就会加快,创造的财富也就会相应地增加。创造的财富并不仅仅指赚钱,同时也反映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上,当然,那是题外话。

第二,工程师应该联合起来结成风险基金。创业公司需要很多天使投资,更需要组织良好的天使投资基金。我很希望看到工程师运做几十个1亿美元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他们主要在种子期和下一轮(A轮)进行投资,提供原始资金和建议,并接受专业财务人员的指导,他们将代表一股区别于传统风险投资公司的新生力量。

第三条建议是,我非常希望看到一家工程师运做的公共风险投资公司,它向公众出售股份以募集资金,然后把募集来的钱用于投资创业企业,并不一定只有钱人才能玩投资,只要购买股票,任何人都可以投资创业企业,这样的公司更了解技术和工程师的需要,投资效果也会更好。

Monday, November 29, 2004

融资经验谈:我与40多家风险投资商过招

  文/钟 缪

  面对风险投资商开出的既像“馅饼”又像“陷阱”的融资方案,他感到愤慨,却又不得不佩服对手的专业眼光

  见了40多家风险投资商

  2004年6月,我开始为寻找风险投资而头疼,当夏天结束的时候,一笔44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摆到了我面前,但我却觉得自己的头更疼了。

  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几家大型网站工作,有一次我惊讶地发现,我所在的公司一年时间在大学里做的推广活动竟然耗资了近300万元。于是在2004年1月份,我用一周时间通过Google和百度网站进行搜索,结果发现仅2003年,各厂商在高校的市场推广费用就达到8000万,这还不包括中国移动这些大厂家。然而长久以来,高校市场并没有被充分开发,企业推广的需求和学生的购买需求没有及时的沟通渠道,于是3月1日,我与两个伙伴合作成立了第一家专门为企业在高校市场推广品牌及产品的校园文化推广公司——新语丝校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我担任总裁。

  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万元,员工也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我当时对新语丝公司的未来规划是:成为拥有校园推广、销售、媒体、出版等业务的校园文化传播集团,第一年的计划是到年底营业额达到50万,出乎我和所有股东意料的是,这个目标在第一个月就达到了,到10月份公司的营业额已经超过150万元,这还包括两个月的暑期淡季,我的客户里也有了SONY、联想这些大公司。眼看着业务以超常的速度拓展,我和几个伙伴开始感觉公司缺乏上升的资源,而仅靠自身资本的缓慢积累,企业很难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虽然校园市场目前还处于“圈地运动”时期,但是开始注意到这个市场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尽快把公司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就显得尤为迫切。我马上就想到了融资。

  我首先找到了清科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私有股权投资顾问机构,在从那里我获得了一本有关风险投资商的年鉴后,开始按照年鉴上的地址给一家家投资商发邮件,同时我还发动了所有认识的,感觉跟投资方面有关系的人。在随后的3个月中,我开始了每天与2、3家投资商见面的日子。

  这是我第一次和风险投资商打交道,在此之前我对风险投资商的认识停留在书面了解,在我的美好想象中,风险投资是雪中送炭的天使资金。

  然而与投资商的第一次接触,就给了我挫折感。对方首先就是问我的创业团队是否有海外留学背景,紧接着就是了解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营业额。当知道我的创业团队没有海外背景,而且公司的营业额只有几十万时,大部分投资商当场就表示对公司不看好。在介绍公司的业务模式时也同样遇到尴尬,我把公司定位为校园市场推广,结果好多投资商都说“那不是广告公司吗?广告公司是不需要投钱的。”

  出师不利,我与合作伙伴开始总结教训,最后决定把公司业务重新进行概念包装,把公司定位为校园媒体的模式。结果,尽管公司的实质业务没有任何改变,他们马上感兴趣了,很多人开始主动找到公司要求考察。以前没兴趣的也重新来找我谈。□□□(此处删去国骂若干)。

  从6月初到10月,我接触了40多家各式各样的风险投资商,其中甚至有一位山西太原的煤矿主“赵大哥”,他本来准备到北京投资网络短信,结果辗转得知我的公司。我在朋友中就以校园情结和学生气闻名,结果与这位江湖豪气的“赵大哥”接触后很快就谈笑甚欢。这位颇讲义气的“赵大哥”甚至提出,如果公司亏了他也不会追究,就当这笔钱打了水漂交个朋友。我交了这位朋友,但是最终没有接受他的投资。

  他们要慢慢把公司给吞了

  其实,这时我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一家国外知名投行身上,它在中国具有显赫业绩并有广泛人脉,我最早也曾经找到这家投行,但当时对方根本就不感兴趣,后来我通过一位朋友找到了这家投行的另一位合伙人。这一次对方总算答应见面。

  见面约在朝阳门外的一家咖啡屋里,一进门我就后悔了,因为对方看起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得无可挑剔,而我还是跟平常一样穿着件邋遢衣服。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开始向他讲解我已经复述过N遍的校园媒体概念,当我说到可以整合全国最主要的500家学校的市场,拥有至少500万到600万的用户群时,这位合伙人终于开始表现出兴趣。

  随后,这位合伙人说可以协助新语丝建立业务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进行第二次融资甚至今后上市。眼看这些一直梦想着的事情可能逐渐成为现实,那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到8月底,我第三次和对方见面时,双方开始讨论公司的定价,让我特高兴的是,对方居然爽快地同意了我大胆喊出的110万美金的价格,毕竟5个月前公司的注册资金仅仅是20万人民币。

  然而,接下来对方提出,虽然愿意拿出44万美金换取公司40%的股权,但是不认可我们原有股东占60%股份,经过他们的计算,我们创造的价值不超过33万美金,也就是最多只能占30%股份。对于剩下的30%股份,风险投资商要求由其代持,并在今后用于公司管理层奖励,骨干员工持股及第二笔融资。

  我当时一下就懵了,只好跟他说要回去商量一下。回家后,我向做律师的妻子咨询,反复讨论后,我们还是觉得没辙。在拖了整整15天后,只好又回过头找对方。

  这个时候已经是9月中旬,接下来的谈判中,对方提出公司管理层应该是低工资,我本来就想着要长远发展,所以没怎么考虑答应了这个要求,但随后对方提出了让我彻底窝火的要求。

  这一次他们提出要寻找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同时还要管理公司的财务,5万元以上的公司支出需要征得他们委派的协调人联署签名。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些原有股东所持有的30%股份又有了新说法,他们提出需要签署阶梯业绩调整式协议来保障投资者利益。也就是说,我需要和他们就公司未来3年的收入制定预期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目标,每年需要割让10%的股份给予风险投资商,如果三年内业绩目标都达不到,就意味着我和伙伴们手里所剩的股份为0。

  与此同时,对方还要求签定数量繁多的各类协议,其中包括在公司遇到困境时优先考虑风险投资商利益的首要退出机制;如果我们这些股东离开公司,3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职业;如果中途退出,所持股份只能以最初创办公司时投入做价,还只能卖给他们。

  这样一来,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虽然表面上看公司从最初的20万元人民币增值到110万美金,但这些钱只是控制在投行手里的纸面财富。我能得到的只是约定的低工资,而一旦不能完成那些他们制定的遥不可及的业绩目标,就意味着会一无所有。我简直觉得他们是要慢慢把公司给吞了。

  如果他们开始就提出来,我根本就不会跟他们谈!面对这种的局面,我只有懊恼地结束了谈判。

  现在看起来,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也算丰富,但是和这些国际投资商打起交道来还太嫩,他们无论在气势上还是专业程度上都更胜一筹。有些时候我和合伙人们在家里商量了一天后觉得挺好的内容,谈判时一句话就被对方给打乱。刚开始谈价格时,我还试着虚张声势,夸大行业、公司和客户基础,想卖个好价钱,结果一眼就被对方看穿,反而弄得自己大失方寸。其实这投资商对我们这个行业也就是接触我以后才逐渐了解的,但他看问题比我深。我骗不了他!

  当然,我还要继续寻找投资商。不过这次我准备同时和多家投资商谈,也好让自己手里多上几张牌。

sociability first, technology second

In September, Joel on Software crafted a blog entry entitled It's Not Just Usability that can be read both as a positivistic call to action and a scathing critique on the current methods used for understanding how design should connect with people. Personally, his words brought me great joy and should be deeply considered by designers, technologists and users of technology.

In design, there's a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computer. Interface designers are often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user" so that they can offer an interface that will make the tasks at hand easy to do. This is the reason that cognitive and quantitative psychologists have been so involved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ocial tools don't fit well into the HCI paradigm. While the interface is important, it is not as important as the way social relationships are negotiated. Napster was not a good interface, but the social desire to share overcame that. Many of the Articulated Social Networking tools are the same - a pain in the ass to use, but worth it because of the social component.

The ways in which tools for mediated sociability are conceptualized and analyzed must shift. No longer can we simply study how the user interacts with the tool, but instead we must consider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how the tool plays a part in that interaction. Note: people, not users. The tool is not a primary actor in sociability, but a tool that mediates. People should not be framed in terms of the tool, but the tool framed in terms of their use.

This means focusing first on the typ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desired and THEN on the technology necessary to instrument that interaction. A technology first approach is a crap-shoot. It can work simply because people may find a way to repurpose the tool to meet their needs. But withou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behaviors that should be supported, one should not expect the technology to be valued simply because it is good technology.

Focusing on social interaction does not mean simply focusing on an activity unless you broaden the term activity to include identity construction, play and reputation management. These are all aspects of sociability and part of why people use these tools. Think about the role of an architect. An architect designs a public space not for a limited number of activities, but for an increased possibil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 that will be extensible enough to support the diversity of ways in which people wish to interact. This is the kind of mindset that is needed.

Focusing on sociability means understanding how people repurpose your technology and iterating with them in mind. The goal should not be to stop them but to truly understand why what they are doing is a desired behavior to them and why the tool seemed like a good solution. A park bench wasn't made for stretching but just because people do stretches on it rather than sitting on i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stop them. Taking away the park bench stops the sitters as well as the stretchers. Figure out how to support the stretchers and the sitters so that they are not in conflict but both appreciative of the park bench.

Think about Friendster. Friendster was built for a very specific activity, yet people's interactions with the technology were about a whole range of social management. Their activities grew from their conception of how Friendster fit into their social lives. They did not see it as a dating site, yet the company kept trying to force them to see it that way. This was foolish. Instead, the company should've tried to support the wide ranges of behaviors in a way that was not conflicting. Consider the pub. Some people go to the pub to be voyeurs, some to date, some to socialize with friends, some to just drink. Pubs rarely try to make everyone have the same agenda - why should online services?

Much of this has been said before but not much of it has been heard. If we want to thinking about designing social tools, we must be prepared for a shift in mindset. If you find yourself thinking "those stupid users", you're in the usability frame not the sociability frame. Just as there are no stupid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no stupid users in technology. People who use technology are offering a roadmap to different social behavior around technology than we normally consider. Pay attention to them.

Sunday, November 28, 2004

雷军首度详述出售卓越内幕:缺钱只能选择卖

中国企业家  文/程苓峰

  雷军卖掉卓越的凄凉和感悟,为中国互联网划下一条厚重的破折号

  8月9号,亚马逊正式签约收购卓越。创始人雷军卸下董事长职务,也推掉了一切采访。并购牵连到很多人和事,也顾及到身后的大股东金山和联想,雷军不方便说话。


  互联网并购不断,可创始人一般都跟进了新的公司,谁也不忍心离开一手养大的孩子。卖掉易趣邵亦波还在eBay,卖掉3721周鸿礻韦还在雅虎,而雷军是卖得最彻底的一个。置身事外,无牵无挂。《中国企业家》看到了这份独特的决绝。可雷军说,给我点时间,缓一缓。

  10月29号,金山总部“沁园春”会客厅。运动鞋、牛仔裤、灰色体恤和尼龙外套。抽中南海,喝可口可乐。雷军跟记者聊了一个下午。痛苦,感悟,清醒。

  没钱,只能卖

  中国的电子商务还在烧钱时代,B2C也不例外。

  2月,卓越开始其创业以来的第四轮融资。B2C全球盟主亚马逊是意向之一,因其财力和经验都雄厚、对中国也感兴趣。亚马逊在2月和3月来中国两趟,第一次分别拜会卓越和当当,第二次只找了卓越。

  初谈有三种模式。第一,亚马逊持小股,像Google注资百度。第二,亚马逊持大股,像IAC控股E龙。第三,全资收购,像雅虎买3721,eBay收易趣。

  第一种,亚马逊通不过;他们看准了中国市场,一定要强力介入,不留余地。第二种,卓越通不过。双方资本实力太悬殊了,如果亚马逊要增资,再投入1亿美金,金山和联想跟还是不跟?跟不起,那就只能被撵出局。而即使亚马逊不采取更多的动作,金山联想又如何套现退出呢?亚马逊没有再次上市的打算。

  既然迟早要被撵或者套牢,那不如现在就放弃,就是第三种模式,全资并购。

  其实向风险投资(VC)融资也行。金山和联想初始投资1600万,股份大致七三开。后来VC先后投入920万美金,就把金山股份稀释到了50%以下。而卓越要实现稳健盈利,还要再投入至少数千万美金。最终逃不出一个结果:股份被稀释,失去主导权,出局。

  如果回到五六年前,资金不成问题。成群的VC追着创业者投资,上千万美金只要求换来少量股份。丁磊和张朝阳们就是在那时融资创业,现在还是大股东,掌管着自己的企业。而2000年泡沫破灭,VC转向保守。金山和联想自掏本钱做卓越,上了规模后,VC愿意出钱,但价码越叫越高,动不动就要控股。

  而惯常的融资通道,银行借贷从来救急不救穷,现实中与互联网基本不相往来。和讯CEO谢文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拿外国的钱,玩中国的玩法成功的。创业时靠国际VC融资,上规模了再到纳斯达克上市,赚到的钱被国外股民分红。跟中国的资本市场已大体没什么关系。

  所以,选择实在不多。雷军说。

  4月,进入实质的讨论,卓越收到亚马逊和几家VC的合作意向书。5月,卓越董事会开始激烈地争论,包括金山、联想、VC和一些神秘的个人投资者。

  据称雷军名下有卓越10%的股份,但被否认。其实10%无关紧要,金山、联想是纯粹站在资本立场的。如何套现、会不会被套牢,是资本决策的第一准则。

  身为董事长,代表冷冰冰的资本意志;更是创始人,从提出构想、创业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到经历几次山穷水尽的关头,走到现在。痛苦到什么地步,雷军自己清楚。

  5月底,下了决心。8月9号,正式签约。

  做实业,艰辛

  一个VC曾劝雷军不要放弃,因为网上零售是个长久的生意。零售存在了上千年,软件也才几十年。只要不出大问题,沃尔玛肯定比微软长寿。盖茨400亿成了首富,沃尔顿五个孩子每个200亿,如果老人不分家,足足有1000亿,两个盖茨也算不上首富。

  雷军说,盖茨创业以来不过三十年,可沃尔顿家族已经历了两代人。再看看一路艰辛的亚马逊,创立在1994年,到2002年才开始盈利,那时已经花掉几十亿美金。

  相对于美国,在中国做B2C更难,复杂度是随着规模不断放大的。

  卓越起步的时候,每天处理100张订单感觉很容易。从100单到500单,就发现库房不够,东西也送不出去,所有员工都被赶到库房里做包装。100单到1000单是一个质变,一千到一万又是一个质变。卓越过了一万,但到十万就极其痛苦了。

  做十万单,只北京的库房就要3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把货架摆满,一个货架1500块,需要3000万。给仓库放满货架,装上货,再装备流水线,最少1000万美金。

  中国三地库存,北京、上海、广州,大体需要5个物流和配送中心。美国有邮购的历史,培养出了DHL和UPS,但中国没有。试用了很多家配送公司,有的老板太功利,一发现活累钱少就收手;有的出了意外,仓库起火;有的管理不善,配送员带着货款潜逃。风险各不同,但终归一点,独立的配送体系极不成熟。

  所以到最后,卓越只能自己搞物流和配送,否则4-20小时到货的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这是网上定购具有吸引力的关键。但光把全国性的物流中心建好还需要3-5年,至少3000万美金。

  物流之外,还有信息系统,包括对客户的分析,对每一本书的跟踪,和精确的推荐。亚马逊的技术投资10亿美金以上,在互联网最低谷的时候,也保持一两百人的研发。而且,亚马逊的供应商有完备的数据库。在中国,民营资本受政策限制难以介入书刊供应,国家资本的信息化程度低。

  这两点,卓越要么缺钱做,要么只能干着急。

  退一步说,即使达到几十几百亿的规模,有没有相应的控制力,能不能找到相应的管理者?亚马逊一边做,一边到沃尔玛挖人,结果沃尔玛为此把亚马逊告上法庭。中国零售企业规模小,尤其缺人才,本土商业环境还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产生上千亿的零售公司,卓越到哪里挖人?

  中国还有普遍的地方保护,货卖到的地方越广,面临的地方阻碍就越多。当当的总裁俞渝总是在呼吁“摆摊儿要扎堆儿”,一家实力太薄,几家可以团结在一起。但这也不是办法。四五家贴着新经济标签的体制外厂商,掰得过有传统底气的体制内势力?

  雷军说,在中国做B2C,变数太多。

  跟短信、网游这些互联网的线上业务很不一样,B2C要落地,和线下的传统产业拴在一起往前走,这要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

  线上出现一分的成长,线下已经付出了五分的努力。

  雷军说,这种特有的木桶效应在中国的商业环境里尤其明显。传统短板太多,网络这块板很难长起来。

  天时,人和

  相对于其他互联网业务,B2C太难,投入成本太高,从资本收益的角度这不是一个好项目。看来,选做B2C,雷军失策了。

  雷军不太同意,说不能脱离客观情况来看问题。金山错过了90年代末互联网发展的高峰期,就是因为软件业还有钱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995年开始,雷军盯上了互联网,对BBS几乎着迷。1998年动过心思买FoxMail,没办成;买网易,丁磊不答应。当时没有太在意,因为身为金山软件总经理,要指挥WPS和微软正面竞争,那才是金山的主战场,为民族软件争一口气。

  1997年,王志东的RichWin利润急速下滑,在资方要求下改作门户,于是成就了新浪。雷军一脸诡笑:可惜当时金山的软件卖得不错,否则也想到转做互联网了!后来王志东对着《中国企业家》感叹,“人算不如天算,好多事情可能都由上帝安排。”

  这其实不够说服力,丁磊、张朝阳一批人都是一开始就看准了门户。雷军说,还有包袱的问题。带着传统思维看互联网,只把它当工具;最简单的就是用互联网卖东西,正好是B2C。卓越在2000年诞生,那时流行着水泥加鼠标的思路,少有人预见到无线和网游这些革命性的模式。

  即使在互联网里,上了规模的大企业,在把握新机会的时候也迟钝。

  Google和微软一样,都是在雅虎和IBM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当年惠特曼想把eBay卖给一个巨头,美国在线不重视,转而跟时代华纳合并;雅虎叫惠特曼对其COO汇报,只把C2C看作雅虎平台上的一个小应用。当时少有人看清C2C的价值,而现在eBay的市值在互联网里排第一。

  无论是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作、联想的FM365,还是方正参股的雅虎中国,都命运颠簸。只有微软做成了MSN,但其互联网业务自成一体,跟传统软件业务泾渭分明。新经济要新思维,旧的东西很容易成为障碍。

  所以历史机遇总垂青于没有包袱的人。在1997年的互联网初潮中,动作最快最彻底的,是网虫丁磊、技术青年马化腾、留洋博士张朝阳等一群“无产青年”。虽然大多数创业者都没能撑过惨烈的竞争,但最成功的也是这些最敏感和偏激的年轻人。

  那还是第一波,所谓的“无产者”拔得头筹。但到现在,竞争形势逐渐转变。卓越就是金山和联想等老厂商做出来的,超过了当当、老8848、搜狐商城等一系列新贵。雷军说,卓越在规模上遥遥领先。

  如果说卓越只是金山的间接胜利,并且B2C有很大的水泥成分和传统基因,那在网游上的翻身就能补齐缺憾了。

  2004年,金山后来居上,《剑网》成为仅次于网易《大话西游》的最成功的国产网游。在台湾地区,《剑网》进入了前五,总代理智冠已准备好为金山的后续产品扩大宣传。在东南亚、日本、韩国,战线也迅速拉开。

  作为金山CEO,雷军兴奋起来。传统IT企业在互联网里出线,还左右开弓,金山是第一家。“我们的思维开始适应互联网,互联网也逐渐成熟了,我们的空间会越来越大,”雷军说,“卓越被亚马逊认可,金山做成网游,意义莫过于此。”

  所以,雷军有了比较和选择的空间。相对于B2C的艰辛和零售的枯燥,网络游戏要轻松和有趣得多。亚马逊熬到第八年才止住亏损,盛大在头一年就赚得盆满钵满。“卖掉卓越,是放弃了一个机会;要是继续闷头做,可能失去更多的机会。”

  把B2C丢给更有实力的亚马逊去经营,金山全线都压在网游上。赚快钱,快赚钱,将来把从网游上赚到的钱投入资本运作,也不是没有可能再把卓越买回来。不是吗?

  卖掉卓越,算是自断一臂,感情上痛苦,思路上清晰。

  雷军说:“未来还有更令人激动的事情。”

  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买卖互联网

  文/程苓峰

  生意其实就是买卖,生意人都是买卖人。眼下的互联网活得很,因为买卖很盛。而且都是大买卖,谓之并购。

  近两年,互联网不下30宗并购,主要在国内公司之间。中科院吕本富教授直言这是好事,互联网速度快、创新多,逼着大企业去收购然后消化。只要创新不断,收购就不断。和讯CEO谢文则以为这标志中国互联网走向成熟,硅谷奇迹就建立在以并购为特征的高度资源整合之上,典型如思科。

  整体虽然乐观,但具体到个案,差别很大。

  搜狐并购17173、Goodfeel,新浪并购讯龙、网兴,差不多是单纯为了规模。用现金买收入,谢文说意思不大。新浪并购上海财富之旅、朗玛UC,网易并购天下,中国搜索并购缤纷购物,搜狐并购焦点、ChinaRen,等等,是为了补充业务线。动机是好的,但能否通过整合使1加1大于2,不好说。

  买卖虽多,好的太少。01年网易吃进天下进军网络游戏,唯此堪称经典。天下当年还没盈利,可并购之后,网游市场转眼狂飙突进,现在占到网易总收入70%。一个有潜力的业务点融入到一个大平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此为并购真谛。

  搜狐很特别,并购完了不整合,一字排开,杜撰一个名号:矩阵。有人讲,这是跑马圈地,把有潜力的网络资产买回来放好,就等着升值。谢文问,一个品牌都没做好,想做一群?升值没发生,市值已经降了不少。

  盛大是狠角色,并购思路明确:完整产业链。研发引擎、运营平台、手机游戏、甚至小说原创,从上游划到下游,凡是与网游关联的,通通买进。都说这是豪赌,只是时日尚短,难见效果。但塑造新产业,确实需要大魄力。

  目前发生的都是大吃小,没有两强合并。道理很明显:大吃小,整合容易;强强联合,难免内斗。谢文说,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成熟到能实现强强整合的地步。从陈天桥到丁磊,从马化腾到张朝阳,谁都不服谁。不大量引入职业经理人,就难有上档次的并购。

  本土厂商之间还没玩够,洋巨头来了。eBay、雅虎、亚马逊、Google,要么并购要么注资,都在抢占阵地。

  吕本富说,凡是电子商务、门户、搜索等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业务,洋巨头难免到中国收几家,所谓全球布局。这是好事,洋人财力足、经验厚,能促进中国互联网发展,又尤其是又苦又累的电子商务。并且,互联网无国界,各国平台有连通的内在需求。

  而无线增值和网络游戏等颇具中国国情的模式,至今没有洋巨头出手。他们看不太懂,所以不能带来增值。况且这两种模式本就是暴利,不用外资接济。倒相反,如果这些模式完全成熟了,还可以走出去,那是后话。

  抛开国内和国际的分野,并购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套现。互联网创新太快,新老更替频繁。盖茨的首富当了多年,可互联网的第一每年都在换。当前的模式能火多久?创业者心里没有数。所以有机会就套现,最好是上市,不行就求购。套现的钱还可以用来投入下一波创新。

  所以,在互联网如何做百年老店,是一个极紧要的话题。思科活了二十年,《中国企业家》问钱伯斯下一个十年怎么干,答,“并购、并购、并购!”

大学生创业:非常在线网站站长自述创业经历

大家好,我叫赵宁,今年21岁,马上就要22岁了。我现在是非常在线IT门户网站 ( http://www.veryol.com )的站长,我来给大家讲述我的一些创业经历吧。


一、玩电脑经历

我是从小学5年级开始玩电脑的,那时候家里买了一台486DX66多媒体电脑,从那时开始,我就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生而不可收拾。我不是很喜欢玩游戏,而是对软件和硬件的兴趣更大一些。电脑操作系统被玩坏了,就请朋友来修,我看了别人修电脑几次后自己也能重装系统了。

上了初一,家里的电脑就不能满足我了,我恳求父亲给买了台P133电脑,还带14.4K MODEM,从那时开始我就进入了INTERNET的世界。那时候上网很贵,网费一般在10元每小时,这还不包括电话费,我就省吃俭用地上网。那时候的网站还不是很多,个人网站都很少,看到了几个漂亮的个人网站后,我也想做一个个人网站。当时听说有FRONTPAGE97软件可以作网页,可是那时候软件不像现在这样好找,我找个很多卖D版光盘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我最早的个人网站居然是用WORD做的。

二、对电脑硬件产生兴趣

到了初三,我就开始攒电脑了,第一台是帮表哥装了一台赛扬300A的电脑。从那时起,我就对硬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把个人网站做成硬件网站了。最早的名字叫“我爱中关村”。上了高中后,我看了满大街都是什么.COM的广告,感到已经进入了.COM时代,于是我在2000年7月为网站注册了顶级域名zgcboy.com(中关村男孩)。由于高中学业很紧张没有很多的时间,中关村男孩网站的文章主要以转载为主,我自己也写一些硬件文章。因为这个中关村男孩网站,当时chinabyte.com和TOM.com的编辑找到我,邀请我成为特邀撰稿人,那时候网站很多文章还都是原创的,可是写硬件文章的人并不多,这就给了我机会了。刚开始写的文章水平很差,编辑并没有毙掉而是耐心地给改,并告知应该怎样改。我现在想起来很感谢那些编辑。

因为中关村男孩网站,我还接受电脑商报-中关村播报采访,同时还接受日本东京电视台的采访。那时候硬件网站发展的很快,很多硬件网站开始商业化,我也立志将来一定要商业化硬件网站。


三、开始商业化硬件网站

我本来打算上大学就开始对网站进行商业化运作,可是我所上的北京联合大学大一在廊坊大学城上学,没有时间做这个。无奈我只能在大一快结束时才开始了准备商业化,一边从上网招募人员,一边准备开公司。我准备以10万元注册一个公司,总投资10多万元,然后召集一块创业的人员,每个人不给多少工资,只给一点饭费,等公司盈利后按按劳所得的分 配原则来分配股份,我占51%,剩下的分给大家。刚开始召集了四个人一块去做,隔两天去次中关村拍上几条行情。后来发现这样做不可以,现在网站竞争太激烈了,这样少的内容不会吸引别人来的。那时候我就决定要休学创业了,否则一边上学一边工作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网站已经有全职8人,兼职2人了。

因为我的事情太多了,我的职务有:站长、总编辑、网站制作与维护、服务器维护、行政事务、一些财会事务、跑业务、见客户。那时候网站还需要改版,换网站程序,虽然我还没有学过什么网站技术,但自己也要硬着头皮给做好。网站的程序有很多BUG,我只学过一点C、C++,但也得努力地熟悉ASP程序,修改程序的BUG。同时我还要去跑注册公司的事情,由于没有注册过公司的经验,还跑了不少弯路。跑了不少地方: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区工商局、宣武区工商局、朝阳区房产局(出房产证明)、北京市通讯局(办ICP证)、宣武区地税务局、宣武区国税局、中国银行(验资)、会计事务所、建设银行(公司帐号开户)等等。这些地方都不至去了一次,有的去了N次。在2003年10月30日,北京华宁远志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2月14日我在学校申请的休学被学校批准了,我是联合大学第一个因为创业休学的人,学校的老师、校长还是非常支持我创业的。

四、创业当中遇到的困难

我刚开始创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这不要紧。我的原则就是发现问题就马上解决。

1、 在中关村没有办公地点

在刚开始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是兼职在做,在中关村也没有办公地点,这样肯定不行。所以我当时(2003年12月)马上就决定要租个办公室。我的同事路鑫就去中关村找房子,都很贵的,最后终于找到在硅谷旁边的一个很老的三层简易楼的一间15平米的写字间。就这样房子也要1660元一个月,一年2万的房租,电费还是1元一度。但是没办法,这基本上已经是在中关村最便宜的了只有租下。冬天暖气不热,屋子里像冰窖,我们在顶层,夏天就像桑拿(在夏天中午12点太阳下都感觉比我们屋子里凉快:)。

2、网站空间不稳定

最初,我们用的是虚拟主机,而且从1000多元一年的,升级到3000多一年的还是不行。最后我马上决定马上去租用独力服务器,否则影响下一步发展。我们最后选择了一个P41.6志强*2、1G ECC内存、36G SCSI、1000M网卡的2U服务器,带宽为100M共享的,速度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一个月的租用费是1000多元。

3、 没有客户资源

我们是一群没有任何背景,没有客户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我在最早开会的时候,跟大家说:咱们硬件网站主要收入靠广告,可是咱们都不知道厂商谁负责广告?厂商的市场部的联系方式都是谁?当时也没办法,就像出很土很慢的方法,就找报刊、杂志、网站上有广告的厂商,然后就打电话问。直接问不好,就用免费评测这个借口来联系人家,刚开始没经验,每天打了N多的电话,才联系到一点点厂商资源。那时候网站太差了,厂商很多都看不起我们,连免费评测都不给我们产品。遭到的白眼我们都习惯了。这里我要感谢我们非常在线的副站长路鑫,客户资源主要是靠他打电话联系出来,工作非常努力,在公司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基本上通过了半年的努力,才把所有大厂商的情况弄清楚,整理出来的客户资料有几百个公司,当然现在整理的就更全了,而且随时保持着更新。基本上所有能叫出名来的厂商现在都有联系了,基本上也都有合作了,只是有的联系深刻一些,有些肤浅一些。

4、 没有这行的工作经验,虽然出现问题一般能马上解决,但是也耽误了不少。

一个网络媒体的成功一定需要一定量的访问量作为基础的,需要很大的知名度。可是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网站推广经验,宣传方面现在看来做得很不够。当时我为了推广就做了这些:在所有大的搜索引擎登陆“非常在线”网站、跟很多硬件网站交换友情链接、跟平年媒体合作,印上我们的网址(我们跟《电脑迷》《电脑爱好者》《电脑报》都有合作)、见到人就推荐来我的网站:)、在《电脑报》还做过三次广告、跟门户网站签订转载协议,转载我们的文章。刚开始感觉这写就足够了,但是事实证明这还差的很多,这只是最基本的。刚开始我们做网站做了三个月了,还不认识一个别的同类媒体的人,后来通过QQ等途径,认识了一些别的网站的人,慢慢媒体的朋友认识多了,人家才知道我们。做好硬件网站,首先要提高在圈内的知名度,才能让外面的网友知道。

5、 网站制作水平不行

这个网站基本上是由我一个来做的,其他的人负责文章的内容这块。一个网站的制作水平是很重要的。因为我没有学过美术和网站设计,这些东西都是从小玩出来的,所以刚开始的网站做的就像个人网站。而且我也没有能力编写后台程序,后台程序都是低价格买来的。网站从去年年底改了三次大版,每次都是换了后台。每次整个网站都是我一个做的,非常耗时间,尤其第二版的后台程序BUG特别多。我老打开原文见去修改。记得那时候也就睡不了几个小时,早上8点起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4点。中间除了去楼下买几个烧饼吃,还有去了几趟WC,就一直在全力地工作,一干就是一个月。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小时候就这样拼命,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了:)

6、 市场已经成熟、竞争非常激烈

我之所以在大二就休学创业,是因为我意识到这个市场已经开始成熟,给新硬件网络媒体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马上去占领,恐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经过这一年的发展,感到这个市场确实已经进入非常成熟的市场阶段。竞争非常激烈,北京的硬件媒体尤其如此,北京有几十家硬件网络媒体,做得好的,发展好的是少数的。刚开始作困难比较多,别人的公司的实力比你强,人比你多N倍,本来竞争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五、来介绍一下我从小的故事吧

我老跟别人说,别看我21岁,不过从小经历的确实比较多。我现在的成熟度应该是40岁的男人了。别人听到这句话后,总是笑着对我说不会吧。我从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学习不是很好,小学就经常有蹲班的危险。初二我开始上一个私立学校,那时候还是不认真学习。不过我虽然从小很淘气,不上进但是我一直认为自己将来一定有出息。可是那时候北京初中上高中额定比利是1/5,也就是5个学生才能有一个上高中,而那时候规定只有高中学生才能考大学。我当时的得知这些消息后,就立志好好学习了。不过我从小的学习基础太差了,根本不可能一遍初三就能考上高中。所以,我在上初三前就给自己安排上两遍初三。第一年让理科达到优秀,第二年让文科达到优秀。这样,我最后靠上北京化工学院附中。当时,我是那届私立毕业班里唯一考上公立高中的人。

我从小有趣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我二年级就开始接家里220V的电源了。保险系坏了,做个插座这些活我二年级就开始做了。而且,我现在还很奇怪当时为什么家里人还都很放心:)说些近的故事吧,我上大学后就自己住了,我那个房子厨房特脏,没有装修。我就说要自己装修。去买瓷砖、水泥、903胶,橡皮锥,还借来冲击钻,陨石机。我就用簪子把原来的就墙砖和地砖给砸下来。然后用水泥贴瓷砖。本来在寒假中间开始的,最后开学了还没弄完。我那时候在廊坊大学城住校,每周六周日回来的任务就是装修,别看这个厨房小,用了21箱磁砖,而且还要改电、改上水、改下水、改煤气管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家可能要问,怎么干了这样长的时间呀?其实,主要就是我一个干的缘故,要是像装修公司那样2-3人一块干那效率要高很多,一个人干连搭把手的都没有:( 我记得那时候,周五中午放学,做大巴从廊坊回来,然后回到家就是贴瓷砖,或水泥、泡磁砖、有的瓷砖还要裁。我的那个厨房的墙还不平,所以水泥摸的特厚。干了两天,应该周日晚上返校,我就继续感到周一早上凌晨。然后周一早上5:30就出门,做轻轨换乘地铁到北京站坐到大学城的BUS。到学校下车跑上教室8:30正好打铃!然后再用全是水泥的手戴隐形眼镜,戴上后眼睛总是红红的:)


最后总结:

其实,我是一个希望面对挑战的人,我不怕遇到任何苦难!遇到就要想办法克服!其实,这一年来风风雨雨,感到很有收获。我基本上感到还算能应付。其实,有时候,我跟别人说,其实我在这个位置上,压力是很大的!困难是无穷的!但是我要努力去克服,努力解决问题。所以,我在这里给也想创业的大学生们说一定要保持好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急功近利,遇到苦难也不要逃避,顺利的时候也不要骄傲。

大家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比如吃饭,我现在去地摊吃5毛的馅饼也行,去饭馆吃饭也行,去王府吃饭也行。我不会感到心态有很大的区别。我骑车上班也行,我坐BUS上班也行,我自己开车上班也行。我不会感到做BUS上班就低人一等,我也不会感到开车上班就狂按喇叭牛B洪洪!等等一些,要保持好心态,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态都是首要的!

最后我要感谢跟我一块创业的同事们:郑铮、路鑫、资庆风、刘翀、王希、李羲、田制诚、王军(我妈妈)、印兆霞等等。。。






先来看一下我的简历:
姓名:赵宁
性别:男
年龄:21岁
出生日期:1982年12月5日
身高:180CM
职务:北京华宁远志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非常在线网站的站长
学校:北京联合大学 专业:电子商务
非常在线IT门户 http://www.veryol.com
QQ:368107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太阳园公寓8号楼912室 邮编:100086
电话:010-82118481

赵宁人生经历:

1994年开始玩第一台486DX66多媒体电脑
1997年第一次上网
1998年制作第一个个人网站
1998年8月第一次投稿刊登在PCSHOOPER报纸
1999年从私立初中阳光中学考上公立高中化院附中(阳光中学那届唯一自己考上公立高中
的人)
2000年7月注册www.zgcboy.com,网站正式命名:中关村男孩
2000年7月签约成为chinabyte.com和tom.com的特约撰稿人
2001年2月以中关村男孩网站站长身份接受电脑商报-中关村播报采访
2001年3月以中关村男孩网站站长身份接受日本东京电视台采访
2003年7月开始准备创业
2003年10月30日北京华宁远志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12月14日开始休学创业
2004年9月 非常在线网站第一次单月盈利


非常在线网站的办公室


Sharepoint可以做的更好

Microsoft Sharepoint的功能强大是毋庸置疑的,最近关心了一些其他厂商的Portal产品,虽然每种产品各有其特点,但在协作性、易用性、扩展性等等方面,Sharepoint都是遥遥领先的平台和产品。作为一个产品,其侧重点是最重要的,Sharepoint的侧重点虽然不是漂亮的UI,但我接触到的国内很多的企业在使用Sharepoint的时候都希望能够有一个个性化的和更符合企业特点的UI界面,其实Sharepoint的UI能力更加强大。

很多人一定看过SharepointCustomization这个站点。其展示的FinanceSales&MarketingHuman Resources等几个由WSS修改后的站点已经彻底的脱掉了WSS的衣服。Frontpage在修改Sharepoint UI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则会带来性能和失去Ghost Page特性的结果。因此,如果你的企业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特色的WSS站点的时候,修改站点定义模板则是最佳的方案。修改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MSDN中这样的文章已经有不少,MSDN China WebCast中也有相应的讲座。其实,站点的UI不是做不到,而在于你的创意,如果你看过这个(http://demo.mywsssite.com/ Username:productdemo Password:productdemo)演示站点后还不佩服Sharepoint的定制能力的话,那么一定是你已经审美疲劳了J。

接触了一些Internet上面的WSS或是SPS的网站,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所有基于Sharepoint技术制作的网站都反映出速度比较慢。当然在Intranet内这并不是问题,况且Sharepoint也不是为Internet提供的。其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Sharepoint的网页框架都是基于表格的,我们知道,网页在显示表格的时候必须将完整的表格下载完毕后才能显示出来。那么改变这个问题的途径自然也就是“呼唤Web标准”应用于Sharepoint了,起码我在修改自己的Sharepoint模板文件的时候尽量会使用Web的标准,这是第一个原则,另一个原则其实上面已经提到了,有经验的话就不要用Frontpage破坏Ghost Page

“杀手级应用”论可以休矣

最近有关3G的讨论沸沸扬扬,国内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心急如焚,国外厂商则在利用各种公关渠道或明或暗的鼓吹。对于当前半死不活的SP行业,3G无疑是根本性的翻身机遇。

论坛上用户的讨论,在我看来,说来说去绕不开"杀手级应用"这个核心,具体的说,到底是什么业务可以把用户吸引到昂贵的3G业务上来。不得不说,大部分人过分乐观了,通俗的说,是"急眼"了。不过,窃以为,不太可能有一个如同SMS的耗子让SP猫们碰到了。

以下转载的文章发自今年4月。半年多过去了,3G烧热的速度惊人,而人们思维的冷静程度还是没什么改善。

由于增值业务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移动增值业务的未来,应当寄托在更大的无线增值应用平台上众多的应用品牌。

近几年来,"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这个词在无线增值业务行业内渐渐流行起来。面对几年来世界电信市场的低迷,面对迄今尚不成熟的3G应用,面对雷声大雨点小的增值业务市场,众多业内人士对"杀手级应用"的呼声此起彼伏。似乎目前的困难和迷惘都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救世主。或者反过来说,只要有了这样的"杀手级应用"一马当先,整个移动增值市场就可以万马奔腾了。

顾名思义,"杀手级应用"应当能够吸引大批用户持续使用,并为运营商带来稳定、高额收入,并在提升ARPU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应用。然而,天将降大任于哪一种无线应用呢?根据2002年英国ARC公司作出的调查预测,消息服务、购物、影音、游戏等数据应用将成为用户使用最频繁的无线数据业务(见下图)。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业内曝光度最高,为众多运营商和设备商频频称道的几种应用。
然而对运营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市场对这些业务的反映并不是非常乐观:

消息业务,特别是纯文本短信业务(SMS)在亚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收入和使用人数的角度看,已是目前最成功的移动增值业务。然而其收入最多只占运营商收入的8~10%。在实际运营中,国内移动运营商很多的短信套餐虽然大幅度提高了短信使用量,但收入增幅却明显不同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高收入话音业务为代价的,况且固网的电子邮件是这一业务的有力替代品。因此,上述收入比例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较难再有大的突破性增长。而多媒体彩信(联通称为彩e)业务除了面临低价位SMS和高内容(rich content)固网电子邮件的左右夹击外,终端昂贵和互联互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彩信业务的高速扩张。此外,虽然摄像手机用户大多会尝试拍照功能,但是大约只有不到10%左右的用户会将图片通过无线方式上传。故此,在这种数码相机+话音手机的商务模式中,终端制造商获益颇丰,但移动运营商却难掩失望之情。

移动支付(类似业务有移动银行、移动证券等等),作为增值业务的另一个亮点,也没能如预期那样火爆起来。根据Mobinet指数显示,即便在美国,2000年6月表示愿意接受移动互联网购物的人有34%,1年后却只有3%。在8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不打算通过移动设备购物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兴趣和需求的占26%,考虑使用方便自在性的占19%,考虑数据安全性的占16%,没时间的用户占16%。A.T.Kearney的消费品和零售产品副总裁Charles Coates说:"到今天为止,从用户的购买习惯上还看不到移动商务的发展前途"。

多媒体影音业务无疑是目前最看好的移动增值业务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当的局限性。首先,音乐和娱乐性影视消费的即时性较低,用户完全可以在方便时先通过固网的高速宽带传输信道下载内容到MP3或MiniSD storage上,然后在移动中随时欣赏,通过无线传输模式去长时间下载内容的必要性不大,况且无线传输的有限覆盖和中断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其次,与日本、韩国不同,中国的娱乐型影音消费者大多数是支付能力有限的青少年,而通过无线下载的方式会带来高额流量费和版权费、信息费,而目前这些内容在固网上很容易找到免费资源(近几年来甚至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免费传播和消费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消费者使用无线终端欣赏影音的需求,也难以找到他们愿意为内容支付更高费用的动力。因此,影音业务就容易变成类似上文照相机+手机商业模式的MP3+手机,或DVD+手机模式,移动运营商有被旁路,替终端厂商打工的危险。对于影视业务,还有一个值得移动增值运营商注意的问题是:除了支出的现金,用户付出的注意力同样是他/她付出的成本。虽然影视内容远比音、话内容丰富,但是后者只需要用户付出一只耳朵和一只手,用户在进行这种业务的消费时仍然可以走路、阅读,甚至可以开车(带上手机耳机),但是影视将用户的眼睛和手甚至耳朵全部锁定。从通信的角度讲,这时用户的移动性(也是移动增值业务的灵魂)将被大大降低。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这种注意力的锁定大大提升了客户的机会成本。

移动游戏目前存在的问题似乎更多一些。除了上面提到的版权问题和注意力问题外,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游戏平台标准。再有手机作为载体本身,存在屏幕小、支持颜色和声音有限、应用程序大小受限制、高等待时间、中断问题(接听电话的时候,手机都会中断进行中的游戏)、持续供电时间短等技术问题。离线游戏的互动性差,交友性低,不利于通过网络扩散效应扩大市场,而且同样可能存在旁路移动运营商的问题。如果做成在线版,在运行时会占用过多的通信网络资源,现有的网络将不堪重负。另外GSM制式的游戏手机如何与CDMA网络兼容也是重要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移动数据增值业务面临着市场需求、应用功能、价格设计、渠道整合、技术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话音业务已经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和10亿以上的全球用户,其营销模式比较成熟。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话音通信的需求,而绝大多数人对话音业务的需求方式差异不大(当然消费水平有差异)。而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差异太大,游戏业务的高端用户可能就是移动证券的低端用户。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某种增值业务既能够符合数亿人的需求口味,并在一种商业模式下同时、大量、持续地使用,又能在内容和应用不断复杂化的同时具有话音业务那样的低成本。由于增值业务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移动增值业务的未来,应当寄托在更大的无线增值应用平台上众多的应用品牌。这些百花齐放的效果可能会导致出现"杀手级的应用平台",但仅凭借一种业务,是很难构成"杀手级应用"的。因此,移动运营商与其在盼望中观望,在观望中盼望,不如放弃幻想,认清现实,苦下功夫,在运营模式和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建立和培养市场。如果一味指望着移动增值业务能够出现什么"杀手级应用",达到"一招鲜,吃遍天"的效果,在短期看来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奢望。

Saturday, November 27, 2004

你的网站盈利了吗?

前不久国内著名的个人网站Hao123被百度公司以5000万人民币收购,着实令站长们眼红,其实,早在hao123被收购之前,它的月收入已经达到几十万了(最高上百万)。当然,对大部分个人网站来说,月收入几十万太过遥远,毕竟世界100强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挤进去的,但每月赚个几千元来维持网站的运营或许不是梦想。
  Hao123主要是靠广告来赚钱的,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可以广告网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站类型、访客特征、流量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广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在绝大多数广告网站只接受有自己的顶级域名的网站申请广告,如果你还在使用免费的二、三级域名,赶快花钱买个顶级域名吧,“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何况现在域名也不贵,作者的国际顶级域名只花了60元。

1、美通互动广告(http://www.ad4all.com)

  此网站代理易趣网广告,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代码放到你的网站上,则以后每有一个网友通过你的网站在易趣网注册账号,你就可以获得8元的佣金,如果该网友成为易趣活跃用户,你还可以额外获得2元的奖金。

  推荐指数:★★★★


2、云网(http://www.cncard.com)

  云网是国内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网上购卡(游戏卡、QQ卡等)服务,目前其广告联盟已经有2万多人申请。云网的广告属于业务提成性质,简单的说就是你每帮助云网卖出一张卡,就可以得到该卡售价的5%作为佣金。

  推荐指数:★★★★


3、狐狐联盟(http://store.sohu.com/union/)

  狐狐联盟是搜狐商城推出的广告联盟,用户通过您的网站进入商城页面,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则根据业绩的不同,你可以获得6%-13%的提成。

  推荐指数:★★★★★


4、Google adsense

  Google adsense是Google的广告网站,几天前才推出中文版,刚推出就受到极大的欢迎,国内很多大网站都有Google的广告。
  通过审核后,可以生成一串代码,把这串代码放到你的网站上就可以开始赚美元(Google会以智票形式支付美元)了。
  Google的技术确实令人赞叹,他会根据你的网站类型自动选择广告主,比如你的网站是电子商务类,则你的网站上显示的就会是电子商务公司的广告。

  推荐指数:★★★★★


5、智易营销连锁(http://www.smarttrade.cn)

  账号通过审核后(现在已经很难通过审核了),有20多家广告主可供选择,广告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上面提出的点击类、注册账号类、业务提成类。

  遗憾的是,智易现在面临信任危机,原因是:
  1、经常有人怀疑智易数据的准确性;
  2、广告主有时会诬陷网站主作弊(却又拿不出证据),拒绝支付佣金;
  3、佣金总是拖得很晚才能发放,作者8月份的佣金,到11月初才发下来。

  当然智易的优点也很明显:
  1、多家广告主可供选择;
  2、不管多晚,该发的佣金最后总会发下来。

  推荐指数:★★★
 

  限于篇幅关系,暂时只给大家推荐这几个广告主,更多的广告主信息可以在http://www.echere.com/ad.htm查找。

  ■作者为电子商务加油站(http://www.echere.com)站长

Tuesday, November 23, 2004

全球中文论坛100强

全球中文论坛100基于最权威的Alexa全球网站BBS排名数据和Google、百度等引擎搜索结果,经专业统计公式计算得出,连通率≈100%。


第1-10名
中文论坛
1 新浪主题社区
2 网易社区
3 腾讯讨论组
4 Tom社区
5 搜狐社区
6 21CN社区
7 天涯社区
8 中华网论坛
9 强国论坛
10 西祠胡同


第11-20名
中文论坛
11 西陆论坛集
12 中国人论坛
13 猫眼看人
14 水木清华BBS
15 博客论坛
16 千龙社区
17 中华军事论坛
18 上海热线BBS
19 17173游戏论坛
20 猫扑社区


第21-30名
中文论坛
21 新华网论坛
22 东方论坛
23 当秀论坛
24 商都-BBS
25 Donews-IT写作社区
26 百度贴吧
27 CCTV-BBS
28 青年论坛
29 中华第一论坛
30 华声在线


第31-40名
中文论坛
31 南方社区
32 凤凰网论坛
33 天极网论坛
34 赛迪IT社区
35 影视帝国论坛
36 赢正天下论坛
37 第九城市
38 怡红快绿
39 美亚BBS论坛
40 中国站长论坛


第41-50名
中文论坛
41 联众游戏讨论区
42 SoGua娱乐论坛
43 新摄影论坛
44 纵横财经
45 大洋论坛
46 真实社区
47 263新海云天
48 春秋战国
49 西湖论坛
50 齐鲁热线虚拟社区


第51-60名
中文论坛
51 CCTV-国评天下
52 古城茶秀
53 乐趣园
54 搜狐校园论坛
55 喜满你论坛
56 中一BBS
57 福建热线论坛
58 新生代社区
59 红袖讨论区
60 倚天硬件


第61-70名
中文论坛
61 网大论坛
62 大众论坛
63 Enet论坛
64 瑞星社区
65 玫瑰社区
66 北大BBS
67 深圳热线-网友沙龙
68 ITNOW-银河社区
69 伊氏社区
70 动网先锋


第71-80名
中文论坛
71 九州梦网娱乐论坛
72 九天之城
73 社会广角
74 中华宽带网论坛
75 亿唐盛世
76 大学生论坛
77 中国学生
78 建筑论坛
79 蓝色理想BBS
80 交大饮水思源BBS


第81-90名
中文论坛
81 同学录
82 晶合后院
83 三九健康社区
84 IT168硬件论坛
85 大风论坛
86 考研论坛
87 我是网管论坛
88 焦点房产论坛
89 西窗絮语
90 中华宽带网论坛


第91-100名
中文论坛
91 中青在线
92 CSDN技术社区
93 PHOTO联盟
94 红墙论坛
95 中国LINUX论坛
96 聆听社区
97 心情驿站
98 远望IT论坛
99 易富论坛
100 E视论坛


最新发布的《全球中文论坛100强(2004中国)》2004.11.19 为尽可能确保公平、公正,在发布该排行榜之后,我们仍将不断汇总反馈意见,结合客观统计分析,每两周更新一次排行数据,该工作将一直持续到2004.12.31截止。特此,我们十分真诚地欢迎所有关心论坛的朋友的宝贵意见,以不断完善、修正100强排名。[详细排名规则及《全球中文论坛100强 Top100BBS》排行名单,请到 www.top100bbs.org 上查看!] [奇琥·全球中文论坛精粹 www.qihoo.com]

Monday, November 22, 2004

协作媒体网络(Syndicated Media Networks):Blogosphere的美丽新世界

在Topku在10月6日提到爱德曼公关公司的总裁开设了自己的Blog,lijun将这篇Blog译成了中文,小容后来就此写了篇《互联网上的CEOs私人茶艺居》发表在2004年11月出版的《中国品牌》杂志上。小容的感觉是,一个全球性公关公司的CEO在公司的官方网站开设自己的Blog, 意味着行销传播业对 Blogosphere这一“新兴媒体生态圈”的肯定。

在小容完成那篇文章10天之后,10月26日摩根斯坦利发布了一份全新的关于互联网工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RSS将会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标准,这样,整个网络将开始朝个人导向的信息世界发展,个人所发布的信息将组织成一个叫做“协作媒体网络”的新内容,而一些通过RSS工具来组织“协作媒体网络(Syndicated Media Networks)”的公司,将超越现在以门户网站为模式的公司。

在这份研究报告里,Mary引用了Blogger.com的界面向投资者一步一步地介绍创建一个Blog形式的在线媒体空间如今已经变得异常地容易,她还有趣地将著名的创作共用协议的发起者史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雷格斯(Lawrence Lessig)的Blog作为研究样本,以Yahoo!为例,说明了Yahoo!将原有功能简陋的MyYahoo!结合进RSS技术以后,个人将可以在MyYahoo帐号里订阅类似雷格斯Blog的最新更新信息,这样,Yahoo!就可以将以前徒有虚名的MyYahoo变成一个可以实现个人个性化信息定制的空间,从而在门户新闻和网络服务工具以外,发展出另外一个以MyYahoo!为中心的“协作媒体网络(Syndicated Media Networks)”,并此和Google来竞争。

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目前的网络广告将发展很大的变革,Yahoo!有可能将“协作媒体网络(Syndicated Media Networks)”发展以MyYahoo!为平台的广告联播网,通过一个小额付费机制来和加入这个“协作媒体网络(Syndicated Media Networks)”的RSS内容来源(比如个人的Blog)分享广告收益。目前Google已经发展了一个Ad Sense广告网络,这个是现在已成规模的“协作媒体网络”,它将关键字相关性广告发布到每个Blog的页面里。因此,Yahoo!将MyYahoo!转化为一个“协作媒体网络”,应该是去和Google正面争夺“相关性小额网络广告市场”,这个市场的特征是客户数量巨大,而每笔金额很小,恰恰好和目前它所经营的门户网站“旗帜网络广告”互相补充,旗帜网络广告的特征是客户数量少,而每笔金额巨大。

相信大公司对RSS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在线媒体变革的战略举措,会给整个网络空间带来巨大的影响,不论是门户网站、专业社区还是个人网站,都面临这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Sunday, November 21, 2004

你有商业商业思维吗,从hao123的收入说起

今天,无意中看到蓝色理想网站论坛里面一个朋友转的一篇写hao123的文章,其中许多搞技术的朋友特别的不理解hao123.com这么烂的网站怎么赚钱、做出了许多让我都感到荒唐的猜想。这里我谈一下网络赚钱和技术问题:

hao123.com的流量大,我这里就不提了,这是事实,如果你的网站在里面有一个链接,你通过统计系统就可以看出来它给你带来的流量的大小。流量大是它收入的前提。

先谈一下hao123.com的收入问题:

我去年写的那篇《中国最NB的个人网站hao123.com》当中,提到了hao123月收入百万以上。决不吹嘘,那段时间,它的收入主要靠以下几方面:

TOM短信联盟: 那段时间,每月它都是tom短信联盟里面收入最高的。那时候每月都在20万-30万左右。如果你有TOM这个部门工作的朋友,你可以打听。

263收费信箱联盟: 每月的收入也有10万左右哦

易趣联盟: hao123网站上易趣的广告最多,收入不会比tom短信少多少

世纪影院联盟:通过hao123进入世纪影院,一个注册会员提成10元,最多的一天,通过hao123给世纪影院带来了800个会员,也就是一天就8000元 其他的日子比这个数字差点,一个月多少钱你自己可以计算一下。

其他赚钱联盟和广告:比如亚洲交友中心联盟、以及随着时间断的不同产生的其他赚钱联盟…综合再一块收入肯定也不会少。

另外,更重要的是:hao123不只是一个站点,而是一个站点联盟。 你知道它的站长拥有世界排名在1000以内的流量巨大的网站有多少个么? 他有一大把,比如QQ163.COM 、TT67.COM DJ99.com oicq888.com ………

这么多流量大的站点群,一个月赚100万以上你觉得不可能么? 虽然hao123只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个人网站。 当然,百度收购hao123.com只是收购了他的一个主站点而已,所以那个价格是比较合理的。Hao123站长靠其他的站点每月仍然赚不少。

另外我在这里说一下我这些年来接触的许多业内的朋友的感受,特别是搞技术的程序员。这句话很直白,也许你会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但是这是事实:

大多的懂技术的朋友没有很好的商业思维。

在网络上,技术并不是赚钱的绝对因素,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可能在技术投入的时间太多了,思维被局限。所以大部分搞技术的没有商业思维。

搞技术的朋友,你在别的公司里面打工一个月可能拿多少呢? 上海的好一点的也就是3000多吧,北京的好些的5000多吧。如果你能真正懂的网络上生意,再加上你自身的技术,也许,你不会把这些钱放在眼里的。但是你也许很少敢这么想。

我的一个朋友,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在易趣里面卖减肥药,在易趣没有改版前,每天都可以赚1000块以上。 你会觉得不可思意吧。其实你如果你认识易趣淘宝里面生意做的比较好的人多的话,你会发现,比这个女孩子生意还好的人有许多许多。 不过在易趣里,也不是你开个店就有生意的,呵呵。这其中也有非常大的学问。所以易趣改版后,给许多人造成冲击。这谈的只是易趣,生意不错的那些网店店张连技术都不懂,收入让你羡慕吧?

这些年,我研究过形形色色的网站,真正赚钱的很多都不出名,甚至特别的烂。 但是这些网站都有一些独特的赚钱思路。网站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实用是最重要的。

我花几分钟做一个很烂的HTML静态页面,一个月后,它每天都可以为我所卖的一种产品带来订单。 也许,你会觉得吃惊,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让你体验靠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的非常烂的静态页面所带来的商业机会。

靠网络赚钱,技术不是第一位,商业模式是第一位。同样,在网络上,模仿的话,你大多只能模仿一个表面,却模仿不来它所拥有的真正能够帮它赚钱的东西。 所以我曾经在文章提到,hao123NB 它有许多因素,模仿hao123 你不可能会NB 也许会SB。

还是那句话,想在网络上有一片自己的天地,需要创新的商业思维!

Friday, November 19, 2004

走运的网络广告

作者:露伊莎•赫恩 2004-11-6 21:16:10

想找一个广告业的成长故事吗?那还得提及因特网,真愚蠢。因特网的广告收入正继续上升。


2004年上半年,英国的因特网广告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6%。据普华永道(PwC)和互联网广告署(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统计,因特网的广告收入占英国所有图片广告的3.2%,达2亿6700万英镑(计4亿9000万美元),发展势头开始超过电台广告。

然而,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并非所有行业的因特网广告,甚至也不是所有类型的网络广告都获得了同等程度的发展。相反,有些公司认识到网络广告的竞争优势,在特定类型的广告活动中投下巨资,而其它一些企业和部门则更谨慎。

参与这项活动的广告客户包括英国皇家邮局(Royal Mail)麾下的包裹邮递公司(Parcelforce)、移动电话运营商O2和宝马汽车(BMW)。虽然这些公司羞于将投在因特网上的花费公之于众,但它们正将“重头”的市场推广预算投入因特网,以加强电视、报刊和海报等现有广告手段带来的影响力。

在O2的品牌推广中,“代理共和国”(Agency Republic)将其网络广告设计与其它O2广告所传递的视觉感受保持一致。代理共和国的创意总监詹姆士•库柏(James Cooper)表示:“即使广告中出现的是位演奏家,观众们仍可以看到O2的品牌标志。”

MSN等在线媒体的案例研究都提出了“乘数”效应,也就是当电视或报刊上的传统推广内容在网络上得以重现时,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就会上升。

但是普华永道指出,在英国和美国,增长最快的网络广告形式并非以品牌为主的弹出式和横幅式广告,而是与搜索相关的推广活动。典型的例子包括在Google和雅虎(Yahoo)等因特网搜索引擎上,广告客户出钱赞助各种关键词。当引擎显示搜索结果时,广告客户的品牌会带上标记和其它信息一起出现在屏幕上。

据普华永道估计,2004年上半年,付费搜索的广告收入在美国占所有在线广告收入的40%。在英国,这个比例将近41%。数字推广代理机构i-level的搜索广告总监阿曼达•琼斯(Amanda Jones)表示:“付费搜索是我们增长最快的领域。”

虽然怀疑论者认为广告信息很难和搜索结果相匹配,网络搜索却已说服越来越多的零售、金融和旅游业客户将预算投放在这上面。当这些行业纷纷降低预算,并希望他们的产品能够满足网络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时,这种效果尤为明显。对广告客户来说,付费搜索的主要吸引力是价格、可衡量性以及能够接触到特定的消费者。

但是,随着搜索引擎越来越普及,其广告价格也在加速上扬。琼斯女士表示,在美国,金融、旅游等具高度竞争力的行业广告市场已开始放缓,一些广告客户因怀疑自己能否取得回报,已取消了这方面的开支。

这也许只是一种短期现象,而目前赞成付费搜索的行业大有人在。帝亚吉欧(Diageo,英国酒业巨头)就是这种广告的客户之一,尽管它不在网上销售产品。帝亚吉欧大不列颠公司的数字推广经理尼克•布隆菲尔德(Nick Broomfield)表示:“我们买下那些最恰当的关键搜索词,把高质量的访客吸引到我们品牌的网站上。”

一旦搜索引擎的用户成功打开了百利(Baileys)、健力士(Guinness)等帝亚吉欧的品牌网站,就会显示有奖竞赛,吸引消费者留下个人资料,以备进一步的市场推广活动之用。

在线办公用品零售商——欧洲办公室(Euroffice)的首席执行官乔治•喀利比安(George Karibian)表示,他相信通过付费引擎获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不一定能够以这个客户的一次性消费来衡量。

他表示:“在线商务的问题在于客户的忠诚度非常低,这也是为什么因特网搜索广告为低成本的供货商带来很大好处。但是,你也必须衡量客户的终生价值,希望他们成为回头客。”

品牌推广能够与在线搜索并驾齐驱吗?品牌客户常见的抱怨包括对竖式和弹出式等广告形式在技术和创意方面的限制。搜索引擎已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处理这些问题。但是,真正的障碍可能在于客户的看法。

在线广告代理机构——DDB部落(Tribal DDB)的执行总监赤莱恩•蒂凌(Ciaran Deering)表示,汽车、高科技和金融行业的品牌推广活动更需要通过网络来建立。这些行业的消费者经常在网上研究产品。DDB部落的客户包括飞利浦(Philips),途易旅游集团(TUI)和大众汽车(Volkswagen)。

蒂凌先生表示:“易耗类商品业仍需要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不过,他指出,可口可乐公司最近开始提供音乐下载的举动是个例外。

MSN英国公司的副总监克里斯•沃德(Chris Ward)补充道:“因特网占了人们在所有媒体上花费时间的15%。因此,在线广告的业务量和人们实际浏览因特网的时间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我们的目标是缩小这个差距。”

他表示,付费搜索以及其它新形式与消费者的互动能够帮助网络广告的演变革新,而网络出版商也努力使网页设计更加简洁,以更少的广告容纳更多、更好、更有创意的卖点。

Tuesday, November 16, 2004

阿里巴巴CEO马云:狂狷者生存

10月17日,在杭州梅家坞的一间露天茶馆,刚刚度过40岁生日的马云——阿里巴巴CEO——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末令无数.COM为之疯狂的互联网投机狂潮,在那场多数网络企业未能幸免的互联网泡沫中,这家B2B模式的始作俑者关闭了多数国内办事机构,悄然躲在远离.COM中心的杭州,韬光养晦,以罕见的低调避免了成为昙花一现的泡沫的命运。

这项大胆决定后来成为马云以及阿里巴巴崛起的开端。当时间来到2004年时,40岁的马云和5岁的阿里巴巴已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符号之一。

狂者进取

不久前,借阿里巴巴广告在美国CNBC电视台滚动播出之机,马云抛开公司事务,只身云游港美两地,先后登上香港福布斯大会论坛及美国福布斯全球CEO论坛,其间并与美国多家经济组织、贸易团体接触,间或接受美国CNBC、路透社等媒体的采访,毛遂自荐地为中国电子商务充当公关大使的角色。

意外地,回国后的马云收到了来自《福布斯》的一件礼物:阿里巴巴第五次被评选为全球最佳B2B网站,其排名甚至领先于全球电子商务巨擘亚马逊。

四年前,为创生不久的B2B模式寻求外援孤身赴美的马云却无此幸运。那一次,他兴冲冲而去,却与美国流派“吵得天翻地覆”——那时大行其道的是以亚马逊为代表的B2C和以eBay为代表的C2C,对于B2B模式的盈利前景,美国互联网专家颇为质疑。

2003年7月,又是在一片质疑声中,阿里巴巴突然抢入被eBay中国垄断了90%份额的中国C2C市场,推出以免费为号召的淘宝网。当时,一位美国的投资商在听马云讲述了几分钟淘宝的故事后,突然转身离开,走之前告诫马云:任何企业也别想在C2C领域与eBay抗衡。

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淘宝令外界改变了看法。就在马云访美期间,淘宝网公布了本年度财务数据,结果显示,作为后起者的淘宝不光在alexa排名和在线商品数量上超越了eBay中国,在交易额、成交率、日新增商品数、注册用户数和网页浏览量等指标上,亦高出后者一截。

不无趣味的是,在上月,因为阿里巴巴在CNBC电视台的广告攻势,一些eBay的大卖家已开始通过阿里巴巴采购商品。eBay总部因之对马云在美国的一切言动戒备有加。据说,凡马云发表的言论,eBay的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传真给公司CEO惠特曼。

反之,马云对eBay的一举一动亦是分外关注。“eBay公司所有的高层资料我们都会详细分析,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打法,他们擅长的各种管理手段和应招特点,我们都会仔细研究。”马云说,因为eBay是上市公司而阿里巴巴不是,惠特曼对淘宝的了解尚不及他对eBay的了解。

有所不为

10月28日,获得全球最大在线旅游服务商IAC6000万美元投资三个多月的e龙(LONG)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融资6210万美元;此前一个月间,财经网站金融界(JRJC)和招聘网站51job(JOBS)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更早些时候,掌上灵通、空中网、携程等在细分市场执牛耳的公司均成功在纳斯达克实施IPO。但奇怪的是,作为B2B龙头的阿里巴巴,却迟迟不启动上市程序。

“今年我们刚拿到8000多万美元的私募资金,目前公司不追求向其他领域拓展。上市后不可避免地要应付每个季度的报表,它可能会让我们放弃更长远的策略。”马云解释说,对眼下的阿里巴巴而言,做大做强比上市更迫切,“与其迫于竞争压力和舆论压力被动上市,不如不上市”。

坚持淘宝三年内不收费,是马云“不作为”的另一个例子。尽管之前淘宝烧钱速度惊人,但马云认为C2C行业还处于萌芽期,免费政策更合乎中国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所以要有所不为,是有前车之鉴的。”马云回忆说,2001年,在获得两轮风险投资后,急于做大的阿里巴巴四处招兵买马,招聘了多名海归派人才。但因为他们在商业模式上各持己见,把公司的声音弄杂了。终于,到2002年底,马云将他们一一清退。同时,他把当时占据公司收入60%的系统集成业务一刀砍掉,为B2B模式让路。

重新想象

“现在的阿里巴巴还不到我想象中的一成”,马云常常如是说。

在他看来,迄今B2B、B2C及C2C的模式并非最终的理想模式。阿里巴巴的B2B模式与国外的模式不同,以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为诉求点,凭借帮助后者寻求网络营销的窗口而收取会员费获利。这一点合乎国情,但仍有漏洞,就是光有B而没有C。淘宝成立后,算是弥补了C这个环节,但B和C之间如何互动乃至最终打成一片,连马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

按照马云的设想,如果把阿里巴巴的买家和卖家引到拍卖网站淘宝,让这些卖家把产品批发给下面的消费者,就是B2C之一种,但这种模式迄今还没有人作过。在此之前,eBay已显露出通过将C2C客户转化成B2B客户,转而进入B2B市场的雄心。“这对我很有启发”,马云说

由此想开去,马云为阿里巴巴勾勒出这样一幅类似于乌托邦的愿景:以阿里巴巴为平台,逐步将中小企业的销售中心、人事中心、技术中心、支付中心和财务中心都放在上面,其间横亘在B2B、B2C及C2C之间的一切环节都将被打通。那时,阿里巴巴将成为一个虚拟的商务王国,其中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游戏规则、自己的运行体系

据接近马云的人士说,马云虽然并不精通技术,但常常半夜带他的狗外出散步,于深居浅出中琢磨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就是在投资3700万美元成立电子商务实验室之后,也还常常依靠直觉行事,只不过从原先80%靠拍脑袋决策,降到了现在的50%。

目前,中国电信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三位,世界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马云由此相信,届时中国的市场一定将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所统治,正如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打进中国主流门户一样。

[尖峰对话]:惟有狂狷者才能生存

《财经时报》:最近几年在线广告、短信、网游等互联网业务很火,相关企业上市的也很多,电子商务却感觉没有大热,是时机还不到吗?

马云:时机很快就会到了。互联网热点从内容平台、通讯平台到交易平台的迁移有一个过程,电子商务热得较晚,商业模式也处于草创时期,可塑性极大,变数也极大。我们今天起跑得较快的要算是B2B了,但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到电子商务的交易,我们还在信息流上面进行研究。

《财经时报》:就电子商务模式而言,您看好哪种模式?

马云:相对B2C,我更看好C2C,美国有那么好的配送和物流基础,但是亚马逊只有百分之五的利润,在中国,B2C市场已经很成熟,但你看卓越、当当还是活得很辛苦,这说明这个模式有问题。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目前只进入了C2C。不过今后可能很难再标准地划分B2B、B2C或C2C了,实际上,各种模式都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我们成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就是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的。

相对来看,模式较为成熟的是B2B。如果说门户网站堆积的是信息,B2B网站堆积的则是商人客户,这是一笔资源,想复制也难。如果一个网站所有的内容是由会员、使用者提供的,就是一个好网站。

《财经时报》:这么说,您推崇社区的模式?

马云:对。你看门户站点中,社区较强的QQ多可怕,它几乎无处不在。从老头、老太到小孩子,都在上边,如果QQ一来一去的交流都变成PV,它可能比排名全球门户第一的雅虎还要高出一截。我们网站中最像社区的是淘宝,阿里巴巴也是从BBS一路发展而来的。社区的另一个形式是网下的会员见面会,这个领域eBay做得很成功。



Sunday, November 14, 2004

心有不甘啊,网易部落!

记得第一次看到网易部落时的惊讶,还专门写了篇文章来纪念当时的心情和初试经历,在其后的两周内,也和网易部落“部落传”小圈子里的吴语相聊甚多,所以到后来我能迅速“跳级”也大大归于他的功劳。然而从那以后到今天,我访问网易部落却不足10次,这和当时激情火热的心态大相径庭,究竟是为什么呢?总结出几个原因来,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交流体验网易这个不成功的部落梦想吧!

网易部落将一些元素融合,如Blog、六度交友、电子兴趣组这三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网络功能,并且更创意的将全部活动依然结合在本身已有的论坛基础上,所以我们惊讶网易的技术、创意和融合能力。但现在又反问网易,你的Blog是Blog吗?真能交到更多朋友吗?小圈子真能让大部分人物以类聚吗?而论坛,也比以前更具人气了吗?网易辛苦那么长时间和人力的搞了集成四大功能的网易部落出来,但最后达到的效果却是每个都不如其他同质二流网站的服务,弄出这么一个不讨人爱的“四不象”,想必网易自己也心有不甘啊!

从我这个对网易部落有所接触但并不非常熟练的准用户角度来看看部落(准用户还没有更多兴趣来让自己深入熟悉就已放弃,这是最失败的地方),到底它在哪里做的不够好呢?

1.网易部落的小圈子:体制怪圈很郁闷

小圈子是网易部落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也是让用户“物以类聚,人以‘圈’分”的地方,在上篇文章我谈到了个很无奈的现象:比如我最擅长和写的文章是无厘头搞笑类型的,但是在部落里却找不到无厘头,如果我自己要建个无厘头的小圈子,那我必须在其他不相干的圈子里去混到一定的经验才行。而混经验则可能我或者发的文章不符合圈子主题得不到人气,或者发我并不喜欢但符合主题的文章。我想这样别扭郁闷的用户体验是网易部落的致命伤,它想融合所有的人进到部落构建不同的小圈子,并且以用户级别来制定不同的身份及拥有不同权限作为心理激励,但这样的机制却是把一部分可能的核心用户先踢出去了。

网易部落制定规则让用户来遵从习惯,但最后却是用户坚持自己的习惯而抛弃部落。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和提供与用户需求及习惯相符的规则,而不是让用户来适应你。建议是,对于小圈子这种电子兴趣组性质的群体,最好由用户自发创建和自动汇聚,管理员要做的是对小圈子的拆分合并等管理,而不是给定一个分类让用户被动选择。

2.网易部落的Blog:要个性还是要从众

网易部落看上去是把Blog当做论坛上的个人文集来做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个错误。Blog和论坛个人文集表面上看差不多,但却是不同质的东西。Blog要的是个性、自由、独立,论坛要的是从众、融合、共享。对Blog来说,价值在于作者的原创,而论坛则是吸引人气。看看网易部落的首页,被推荐和点击量最高的是什么?是美女图片,是转载来的热点文章,是社会新闻……作者在哪里?没有作者,只有转载者和浏览者。

当网易部落衡量文章的价值取向是人气而非原创,这已经是纯粹的论坛手法了,而且是论坛的初级阶段。一篇深谈黑洞理论有价值的原创文章不会被放上首页,因为并没有人看。相反的,图片是点击量最高的,尤其是美女图,那何不干脆搞成图片部落算了?

到最后,网易部落上等级最高的那部分人,大多是转载最多的,最能媚俗的用户。新浪某个热点新闻,某论坛的人气贴子,都可以转过来这里放到首页,那网易部落你在干什么?你就是一个网摘的中转站吗?Blog用户不会来这里,因为你不如blogcn,不如blogchina,不如donews,他们的Blog更纯粹,更象Blog。而论坛用户也并不习惯于网易部落的发文界面,那样不如直接到论坛灌水更方便。

3.网易部落的交友:我的朋友在哪里

网易部落的交友是基于六度交友理论的,但和其他交友网站相比,网易部落很不易交上朋友,因为交友的基础是小圈子,是发文章。网络交友的关键是什么呢?除了你可以很容易的搜索和在线联系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环是你是否可以通过一个平台或条件来判断并了解某个人更多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并客观的印象,然后才是交友。通过Furl,我可以知道哪些人和我有共同的浏览爱好,因为大家会通过类同的网址收藏夹去浏览一些专业的(少数人)站点,通过QQ,我可以知道这个MM的各项信息资料,通过网易部落,我能知道他的什么呢?对于转载用户,毫无任何标准可以参考,对于少数原创用户,则也仅倾向与文学和认知方面的共鸣。

4.网易部落的论坛:锦上并没添花

网易部落和论坛相结合还是看了某一篇文章才知道的,原来在网易论坛里,又开辟了网易部落这个论坛群,的确做的很巧妙,把资源都整合到了一起。那么,Blog失败了,论坛会不会好一点?好象也不是那么理想。话说到底,完全归于用户习惯的问题。论坛用户已经习惯了在众多BBS中穿梭停留,而网易部落的论坛从内容上看只是其它论坛的一个副本,并且由于网易部落本身用户并不去参与这个论坛,所以即便有论坛用户来偶尔光顾,最后也是落的个冷清收场。

说了这么多不好听的话,那到底该怎么做呢?我想每个人对网易部落的理解和想法都不会一样。从我自己来说,我更希望网易部落是这样的:“面对高端用户的专业Blog圈。”

网易已经有大而全的论坛了,做网易部落必定不需要无谓的重复,既然是要发展有特色的Blog,那起码要尊重Blog本身的特性,个性、原创(哪怕是日记流水帐)。然后围绕着这群真正的Blog用户来做服务,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高端用户来。简述几点:

(1)小圈子自由申请创建,管理员拆分管理,优胜劣汰

(2)文章内容由原创及经典的转载文章组成,比例控制在9:1以上,杜绝美女图这样无意义的文章(原创修改、摄影制作除外)

(3)一篇文章最多3次推送,避免各个圈子都有同样的内容,哪还分什么小圈子?

(4)针对Blog特点做更多体贴的服务……

这几条写的比较简单,关键就是说,不怕融合,但不要改变Blog本身的性质。网易已经有各种频道,已经有图片,已经有论坛,而且有交友,那网易部落做成为一个自己的网摘(而且质量并不高)有何意义?看着blogcn、blogchina、donews等网站开设的blog服务,还有更多网站后来居上,如果你本身的定位是有网易特色的Blog,那就请不要忘记不管怎么变,最终也必须是Blog,否则如果你当初想吸引更多的Blog用户群聚,但也请想想看他们会为了一个不是Blog的网易部落而来吗?

Saturday, November 13, 2004

也说nhibernate

hibernate是java的一个很好的OR mapping框架, http://hibernate.bluemars.net/, 我从1.0时就一直用他,很高兴nhibernate也在今年发布了。http://nhibernate.sourceforge.net/, 以下是一些简单介绍和比较

1. 动态生成class和interface.
OR Mapping需要实现persistence和domain层, hibernate用persistence object (PO)来实现persistence, java old plain object(JOPO) 来实现domain, JOPO因为需要包含business logic, 得由programmer来手写. PO给JOPO提供一个数据库存储代理, 它对programmer来说是透明的. hibernate根据XML格式的HBM配置文件在运行期动态生成PO. 生成的手段是用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 一个java的开源库. http://cglib.sourceforge.net/

nhibernate也用手写Pure Dotnet Object来实现domain object, 他的persistence object 是用DotNet framework的Dynamic Class 生成机制, 用到了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Reflection 等NameSpace.

2. 提供一个类似Sql, 但支持面向对象特性(inheritence, polymorphism and association)的OR mapping查询语言HQL. ,

OR Mapping工具需要提供给programmer一种这样的语言, 比如EJB用EJBQL, 他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 一是数据库无关, 用HQL查询, 用户不用考虑不同数据库查询SQL的差异, Hibernate提供很多不同的数据库方言类(SQL Dialect), 他会用数据库方言把HQL翻译成不同的数据库查询SQL. 这样程序数据库移植时只要更改数据库方言配置就可以了.
二是当hibernate从数据库得到数据后, 可很容易把HQL中的反映的对象间关系抽取出来.. 根据关系把数据放到不同的PO中.

目前hibernate和nhibernate的HQL Dialect包括Oracle 9i, MSSql, Sybase, Postgre, MySQL, Firebird

3.条件查询(Criteria Query)和原生SQL查询(Native SQL Query)

除了HQL外, hibernate在1.1以上还提供了条件查询和对原生SQL查询的支持, 原生SQL查询对于需要要求性能的程序来说很有用, 我们可以对SQL进行Tuning, 还可用stored proc.

nhibernate目前支持条件查询, 但不支持原生SQL查询

4. 事务支持,
hibernate同时支持本地事务和分布式事务. 对本地事务, 他是用JDBC的事务机制来解决的, programmer需要在代码中控制, 对分布式事务, 他是用JTA来解决.这象com+事务处理, 需要容器的支持.

目前nhibernate只支持本地事务, 采用ADO.NET的事务机制.

另外hibernate对长事务还提供了versioning 和Optimistic Locking的手段, 这也是EJB design pattern的标准模式

目前nhibernate也支持versioning 和Optimistic Locking的实现.

5. 线程同步处理
hibernate和nhibernate提供了session factory和session来解决这个问题, session factory是一个线程安全但开销大的对象, 它可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session是线程不安全但开销小的对象, 只可被一个线程访问. 这样hibernate把需要线程共享的东西放在session factory,不需共享的放在session中.

6.文档

hibernate的文档包括5种语言, http://www.hibernate.org/5.html , hibernate在中国有专门的论坛,www.javaeye.com, 这个论坛上有很多java高手,他们义务合作翻译了hibernate的英文文档, 并发布到hibernate的官方站点, http://www.hibernate.org/hib_docs/reference/zh-cn/html/. 另外hibernate的作者gavin king写了一本hibernate in action,他们目前得到了作者的授权, 正在进行这本书的翻译。我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感谢。

nhibernate的目前文档很简单, http://nhibernate.sourceforge.net/nh-docs/en/html/single/reference.html, 不过我们可以借助hibernate的文档

Monday, November 08, 2004

Group as User: Flam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Software

When we hear the word "software," most of us think of things like Word, Powerpoint, or Photoshop, tools for individual users. These tools treat the computer as a box, a self-contained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user does things. Much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and practice of software design -- feature requirements, UI design, usability testing -- targets the individual user, functioning in isolation.

And yet, when we poll users about what they actually do with their computers, some form of social interaction always tops the list -- conversation, collaboration, playing games, and so on. The practice of software design is shot through with computer-as-box assumptions, while our actual behavior is closer to computer-as-door, treating the device as an entrance to a social space.

We have grown quite adept at designing interfac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uters and machines, but our social tools -- the software the users actually use most often -- remain badly misfit to their task. Social interactions are far more complex and unpredictable tha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that unpredictability defeats classic user-centric design. As a result, tools used daily by tens of millions are either ignored as design challenges, or treated as if the only possible site of improvement is the user-to-tool interface.

The design gap between computer-as-box and computer-as-door persists because of a diminished conception of the user. The user of a piece of social software is not just 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but a group. Individual users take on roles that only make sense in groups: leader, follower, peacemaker, process nazi, and so on. There are also behaviors that can only occur in groups, from consensus building to social climbing. And yet, despite thes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personal and social behaviors, we have very little design practice that treats the group as an entity to be designed for.

There is enormous value to be gotten in closing that gap, and it doesn't require complicated new tools. It just requires new ways of looking at old problems. Indeed, much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social software has been technically simple but socially complex.

Learning From Flame Wars

Mailing lists were the first widely available piece of social software. (PLATO beat mailing lists by a decade, but had a limited user base.) Mailing lists were also the first widely analyzed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for roughly thirty years, almost any description of mailing lists of any length has mentioned flaming, the tendency of list members to forgo standards of public decorum when attempting to communicate with some ignorant moron whose to stupid to know how too spell and deserves to DIE, die a PAINFUL DEATH, you PINKO SCUMBAG!!!

Yet despite three decades of descriptions of flaming, it is often treated by designers as a mere side-effect, as if each eruption of a caps-lock-on argument was surprising or inexplicable.

Flame wars are not surprising; they are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features of mailing list practice. If you assume a piece of software is for what it does, rather than what its designer's stated goals were, then mailing list software is, among other things, a tool for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heated argument. (This is true of other conversational software as well -- the WELL, usenet, Web BBSes, and so on.)

This tension in outlook, between 'flame war as unexpected side-effect' and 'flame war as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has two main causes. The first is that although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 mailing list runs is computer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 flame war runs is people. You couldn't go through the code of the Mailman mailing list tool, say, and find the comment that reads "The next subroutine ensures that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users will be amplified, leading to name-calling and vitriol." Yet the software, when adopted, will frequently produce just that outcome.

The user's mental model of a word processor is of limited importance -- if a word processor supports multiple columns, users can create multiple columns; if not, then not. The users' mental model of social software, on the other hand, matters enormously. For example, 'personal home pages' and weblogs are very similar technically -- both involve local editing and global hos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mainly in the user's conception of the activity. The pattern of weblogging appeared before the name weblog was invented, and the name appeared before any of the current weblogging tools were designed. Here the shift was in the user's mental model of publishing, and the tools followed the change in social practice.

In addtion, when software designers do regard the users of social software, it is usually in isolation. There are many sources of this habit: ubiquitous network access is relatively recent, it is conceptually simpler to treat users as isolated individuals than as social actors, and so on. The cumulative effect is to make maximizing individual flexibility a priority, even when that may produce conflict with the group goals.

Flaming, an un-designed-for but reliable product of mailing list software, was our first clue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in mediated spaces, and the initial responses to it were likewise an early clue about the weakness of the single-user design center.

Netiquette and Kill Files

The first general response to flaming was netiquette. Netiquette was a proposed set of behaviors that assumed that flaming was caused by (who else?) individual users. If you could explain to each user what was wrong with flaming, all users would stop.

This mostly didn't work. The problem was simple -- the people who didn't know netiquette needed it most. They were also the people least likely to care about the opinion of others, and thus couldn't be easily convinced to adhere to its tenets.

Interestingly, netiquette came tantalizingly close to addressing group phenomena. Most versions advised, among other techniques, contacting flamers directly, rather than replying to them on the list. Anyone who has tried this technique knows it can be surprisingly effective. Even here, though, the collective drafters of netiquette misinterpreted this technique. Addressing the flamer directly works not because he realizes the error of his ways, but because it deprives him of an audience. Flaming is not just personal expression, it is a kind of performance, brought on in a social context.

This is where the 'direct contact' strategy falls down. Netiquette docs typically regarded direct contact as a way to engage the flamer's rational self, and convince him to forgo further flaming. In practice, though, the recidivism rate for flamers is high. People behave differently in groups, and while momentarily engaging them one-on-one can have a calming effect, that is a change in social context, rather than some kind of personal conversion. Once the conversation returns to a group setting, the temptation to return to performative outbursts also returns.

Another standard answer to flaming has been the kill file, sometimes called a bozo filter, which is a list of posters whose comments you want filtered by the software before you see them. (In the lore of usenet, there is even a sound effect -- *plonk* -- that the kill-file-ee is said to make when dropped in the kill file.)

Kill files are also generally ineffective, because merely removing one voice from a flame war doesn't do much to improve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 if the flamer in question succeeds in exciting a response, removing his posts alone won't stem the tide of pointless replies. And although people have continually observed (for thirty years now) that "if everyone just ignores user X, he will go away,"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makes that outcome almost impossible to orchestrate -- it only takes a couple of people rising to bait to trigger a flame war, and the larger the group,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to enforce the discipline required of all members.

The Tragedy of the Conversational Commons

Flaming is one of a class of economic problems known as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Briefly stated,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ccurs when a group holds a resource, but each of the individual members has an incentive to overuse it. (The original essay used the illustration of shepherds with common pasture. The group as a whole has an incentive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viability of the commons, but with each individual having an incentive to overgraze, to maximize the value they can extract from the communal resource.)

In the case of mailing lists (and, again, other shared conversational spaces), the commonly held resource is communal attention. The group as a whole has an incentive to keep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low and the conversation informative, even when contentious. Individual users, though, have an incentive to maximize expression of their point of view, as well as maximizing the amount of communal attention they receive. It is a deep curiosity of the human condition that people often find negative attention more satisfying than inattention, and the larger the group, the likelier someone is to act out to get that sort of attention.

However, proposed responses to flaming have consistently steered away from group-oriented solutions and towards personal ones.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alluded to above, rendered these personal solutions largely ineffective. Meanwhile attempts at encoding social bargains weren't attempted because of the twin forces of door culture (a resistance to regarding social features as first-order effects) and a horror of censorship (maximizing individual freedom, even when it conflicts with group goals.)

Weblog and Wiki Responses

When considering social engineering for flame-proofed-ness, it's useful to contemplate both weblogs and wikis, neither of which suffer from flaming in anything like the degree mailing lists and other conversational spaces do. Weblogs are relatively flame-free because they provide little communal space. In economic parlance, weblogs solv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rough enclosure, the subdividing and privatizing of common space.

Every bit of the weblog world is operated by a particular blogger or group of bloggers, who can set their own policy for accepting comments, including having no comments at all, deleting comments from anonymous or unfriendly visitors, and so on. Furthermore, comments are almost universally displayed away from the main page, greatly limiting their readership. Weblog readers are also spared the need for a bozo filter. Because the mailing list pattern of 'everyone sees everything' has never been in effect in the weblog world, there is no way for anyone to hijack existing audiences to gain attention.

Like weblogs, wikis also avoid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but they do so by going to the other extreme. Instead of everything being owned, nothing is. Whereas a mailing list has individual and inviolable posts but communal conversational space, in wikis, even the writing is communal. If someone acts out on a wiki, the offending material can be subsequently edited or removed. Indeed, the history of the Wikipedia , host to communal entries on a variety of contentious topics ranging from Islam to Microsoft, has seen numerous and largely failed attempts to pervert or delete entire entries. And because older versions of wiki pages are always archived, it is actually easier to restore damage than cause it. (As an analogy, imagine what cities would look like if it were easier to clean graffiti than to create it.)

Weblogs and wikis are proof that you can have broadly open discourse without suffering from hijacking by flamers, by creating a social structure that encourages or deflects certain behaviors. Indeed, the basic operation of both weblogs and wiki -- write something locally, then share it -- is the pattern of mailing lists and BBSes as well. Seen in this light, the assumptions made by mailing list software looks less like The One True Way to design a social contract between users, and more like one strategy among many.

Reviving Old Tools

This possibility of adding novel social components to old tools presents an enormous opportunity. To take the most famous example, the Slashdot moderation system puts the ability to rate comments into the hands of the users themselves. The designers took the traditional bulletin board format -- threaded posts, sorted by time -- and added a quality filter. And instead of assuming that all users are alike, the Slashdot designers created a karma system, to allow them to discriminate in favor of users likely to rate comments in ways that would benefit the community. And, to police that system, they created a meta-moderation system, to solve the 'Who will guard the guardians' problem. (All this is documented in the Slashdot FAQ, our version of Federalist Papers #10.)

Rating, karma, meta-moderation -- each of these systems is relatively simple in technological terms. The effect of the whole, though, has been to allow Slashdot to support an enormous user base, while rewarding posters who produce broadly valuable material and quarantining offensive or off-topic posts.

Likewise, Craigslist took the mailing list, and added a handful of simple features with profound social effects. First, all of Craigslist is an enclosure, owned by Craig (whose title is not Founder, Chairman, and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for nothing.) Because he has a business incentive to make his list work, he and his staff remove posts if enough readers flag them as inappropriate. Like Slashdot, he violates the assumption that social software should come with no group limits on individual involvement, and Craigslist works better because of it.

And, on the positive side, the addition of a "Nominate for 'Best of Craigslist'" button in every email creates a social incentive for users to post amusing or engaging material. The 'Best of' button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weakness of a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user. In software optimized for the individual, such a button would be incoherent -- if you like a particular post, you can just save it to your hard drive. But users don't merely save those posts to their hard drives; they click that button. Like flaming, the 'Best of' button also assumes the user is reacting in relation to an audience, but here the pattern is harnessed to good effect. The only reason you would nominate a post for 'Best of' is if you wanted other users to see it -- if you were acting in a group context, in other words.

Novel Operations on Social Facts

Jonah Brucker-Cohen's Bumplist stands out as an experiment in experimenting the social aspect of mailing lists. Bumplist, whose motto is "an email community for the determined", is a mailing list for 6 people, which anyone can join. When the 7th user joins, the first is bumped and, if they want to be back on, must re-join, bumping the second user, ad infinitum. (As of this writing, Bumplist is at 87,414 subscribes and 81,796 re-subscribes.) Bumplist's goal is more polemic than practical; Brucker-Cohen describes it as a re-examin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rules of mailing lists. However, it is a vivid illustration of the ways simple changes to well-understood software can produce radically different social effects.

You could easily imagine many such experiments. What would it take, for example, to design a mailing list that was flame-retardant? Once you stop regarding the all users as isolated actors, a number of possibilities appear. You could institute induced lag, where, once a user contributed 5 posts in the space of an hour, a cumulative 10 minute delay would be added to each subsequent post. Every post would be delivered eventually, but it would retard the rapid-reply nature of flame wars, introducing a cooling off period for the most vociferous participants.

You could institute a kind of thread jail, where every post would include a 'Worst of' button, in the manner of Craigslist. Interminable, pointless threads (e.g. Which Operating System Is Objectively Best?) could be sent to thread jail if enough users voted them down. (Though users could obviously change subject headers and evade this restriction, the surprise, first noted by Julian Dibbell, is how often users respect negative communal judgment, even when they don't respect the negative judgment of individuals. [Rape in Cyberspace -- search for "aggressively antisocial vibes."])

You could institute a 'Get a room!' feature, where any conversation that involved two users ping-ponging six or more posts (substitute other numbers to taste) would be automatically re-directed to a sub-list, limited to that pair. The material could still be archived, and so accessible to interested lurkers, but the conversation would continue without the attraction of an audience.

You could imagine a similar exercise, working on signal/noise ratios generally, and keying off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lways a most active poster on mailing lists, who posts much more often than even the second most active, and much much more often than the median poster. Oddly, the most active poster is often not even aware that they occupy this position (seeing ourselves as others see us is difficult in mediated spaces as well,) but making them aware of it often causes them to self-moderate. You can imagine flagging all posts by the most active poster, whoever that happened to be, or throttling the maximum number of posts by any user to some multiple of average posting tempo.

And so on. The number of possible targets for experimentation is large and combinatorial, and those targets exist in any social context, not just in conversational spaces.

Rapid, Iterative Experimentation

Though most of these sorts of experiments won't be of much value, rapid, iterative experiment is the best way to find those changes that are positive. The Slashdot FAQ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now-stable ratings+karma+meta-moderation system could only have evolved with continued adjustment over time. This was possible because th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were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and the user feedback swift.

That sort of experimentation, however, has been the exception rather than the rule. In thirty years,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work on mailing lists has been on the administrative experience -- the Mailman tool now offers a mailing list administrator nearly a hundred configurable options, many with multiple choices. However, the social experience of a mailing list over those three decades has hardly changed at all.

This is not because experimenting with social experience is technologically hard, but because it is conceptually foreig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omputer is a box, used by an individual in isolation, is so pervasive that it is adhered to even when it leads to investment of programmer time in improving every aspect of mailing lists except the interaction that makes them worthwhile in the first place.

Once you regard the group mind as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software runs, though, a universe of un-tried experimentation opens up. A social inventory of even relatively ancient tools like mailing lists reveals a wealth of untested models.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any given experiment will prove effective, of course. The feedback loops of social life always produce unpredictable effects. Anyone seduced by the idea of social perfectibility or total control will be sorely disappointed, because users regularly reject attempts to affect or alter their behavior, whether by gaming the system or abandoning it.

But given the breadth and simplicity of potential experiments, the ease of collecting user feedback,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importance users place on social software, even a few successful improvements, simple and iterative though they may be, can create disproportionate value, as they have done with Craigslist and Slashdot, and as they doubtless will with other such experiments.

Sunday, November 07, 2004

Lessons Learned from Pierre and Pam Omidyar

Pam and Pierre Omidyar, founder of eBay, gave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at Tufts University last May:
Note their clearly articulated, positive statements of their values:

· We believe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
· We believe everyone has something to contribute.
· We believe that an honest, open environment can bring out the best in people.
· We recognize and respect everyone as a unique individual.
· We encourage you to treat others the way that you want to be treated.


Note that they are free from “perverse incentives.” These goals are highly scalable…the more people adapt them, the greater the “cascading” effect. Note their emphasis on simple initial conditions, self-organization, reciprocity, community, connections, evolution, scalability, and adaptation. I think that these are hugely important issues and largely untapped concepts to be discussed and promote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humanitarian uplift.

Some comments from Pierre and Pam in which I’ve highlighted interesting stuff:

Pierre Omidyar:

“Almost every industry analyst and business reporter I talk to observes that eBay's strength is that its system is self-sustaining -- able to adapt to user needs, without any heavy intervention from a central authority of some sort….

By building a simple system, with just a few guiding principles, eBay was open to organic growth - it could achieve a certain degree of self-organization. So I guess what I'm trying to tell you is: Whatever future you're building… Don't try to program everything. 5 Year Plans never worked for the Soviet Union - in fact, if anything, central planning contributed to its fall. Chances are, central planning won't work any better for any of us.

Build a platform - prepare for the unexpected... …And you'll know you're successful when the platform you've built serves you in unexpected ways. That's certainly true of the lessons I've learn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Bay. Because in the deepest sense, eBay wasn't a hobby. And it wasn't a business. It was - and is - a community: An organic, evolving, self-organizing web of individual relationships, formed around shared interests.

And just as Pam in her life has taken different paths to work on an issue of enduring interest - I've come to see, in terms of my life, that community is the enduring interest in mine. From the earliest days at eBay, I posted five core values on the site - not because they came from some business plan, but because they were values I've lived my life by - values I hoped would help govern the community.

These are the five values I saw as essential: We believe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 We believe everyone has something to contribute. We believe that an honest, open environment can bring out the best in people. We recognize and respect everyone as a unique individual. We encourage you to treat others the way that you want to be treated.

I'll be honest: My motive in posting those core values was utopian - but at the same time utilitarian. After all, if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 and treat others the way they want to be treated - then the system works better for everyone. But what gratifies me most is just how much those values have been embraced by the people who've embraced eBay - and how those values have become a platform for an evolving, adaptive community.

Which leads me to the last lesson I want to share today from my eBay experience. When you're looking at the way a collection of isolated individuals coalesces into a community… When you're trying to understand what makes a network work - what I've learned is that it comes down to this: Can the system embrace diversity? And not just accept diversity - but embrace diversity - as the value of difference.

To understand that what today seems odd, unnecessary, off-beat -- maybe even outrageous - may prove integral to solving tomorrow's problems. It's a matter of finding the connections that make community - not just forging them, but finding them, because I think they already exist -- and encouraging each individual to think from self to society to service.

And that's the challenge for all of us: Can we create the proper balance between private pursuits and public service? Can we find the connection, can we build a spirit of community -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 that shapes every social unit from the neighborhood to the nation-state? I believe we can - and I know we must.

Whether you look at today's headlines - or back in history - it's equally clear that no civilization can exist without community at its core. Brian O'Connell,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emeritus here at Tufts, quotes British historian Edward Gibbon on the end of Athenian Democracy: "When the Athenians finally wanted not to give to society but for society to give to them… …When the freedom they wished for most was freedom from responsibility… …Then Athens ceased to be free."

I have absolutely no doubt that what was true for Athens in its day will be true for America in ours… …Unless the enzymes among us get busy -- right now. But, I'm stealing Pam's lines - so maybe that's my signal to sit down, and give her the last word.

Pam Omidyar:

There's only one thing I want to add, but it's a big thing… ….Something Pierre didn't say about the platform he built. It's important to do what you love - and to love what you do. Love is the energy that makes the enzyme work - the passion that provides purpose… …That gives every cell in the system -- every citizen in society - a role to play, a function to perform. What's true for organisms is true for organizations. And perhaps it's truest of all for the complex system we call Society.

Monday, November 01, 2004

Search for Online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 Vendors

’ve been looking for organizations that offer online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s. This means an organization that can provide online community managers and/or moderators for another organization.

Specifically, I’m looking for services related to supporting consumer product communities. So far, I’ve found a few I’m hoping to find more with this post.

Sift
eTribes
Participate Systems
BBI Systems
Themis Group (Mostly focused on online gaming)

Are there others out there? Please leave a comment…

Thanks to Joe and Scott for helping me get 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