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3, 2004

中国交友社区站点深度研究系列一

  有个电视台的朋友要拍一部记录片,描写体操冠军陆莉的成长经历。不过陆莉当时在美国加州学习。这个朋友希望找个当地的朋友用DV拍一些陆莉的生活镜头。于是他多方拜托,想找到合适人选,最后我帮他完成了这个任务。其中大致经过如下环节:我——X(我的大学同学,在美国德州)——Y(X的高中同学,在南加州大学)——Z(加州中文电视台的一个朋友,和Y在一次聚会上认识)。Z最后找到陆莉,拍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生活场景。想必很多记者都有类似的经验——为了与陌生人搭上关系,完成采访任务,你必须调动身边一切亲友来延伸自己的关系网,以最少的环节到达目的地。   

三十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 Stanley Milgram)提出了“六度间隔”假说。他认为,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而两人之间的中介大约是5人。为了验证这个假说,米尔格伦采用的方法是让志愿者传递包裹。他随机选择了三百多人,让他们把包裹送交波士顿的两个“目标”。然而,实验的规模和结果在支持“六度间隔”的假说方面都不太乐观。   

之后,在学术界和科学实验室里关于6度的理论一直是停滞的,我们找不到任何一篇带实验数据的数学文章来证明6度关系的结果值,缺乏科学依据的6度还是被过早的商业化了。   

事实上,为了研究六度关系的真实性和效率,我和清华大学传媒学者黄培坚 进行了数学模型的搭建推理工作,在整个演绎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六度是由已下的几个关键字构成研究主体的(节选部分)。   
1:社会形态的形成与差异由美国产生并兴起的六度模式交友软件在中国缺乏社会形态土壤的支撑,地区和国民的差异性导致六度软件的推广是趣味性大于使用性,在解决用户的依赖度和忠诚度方面,六度是没有任何特殊方法的,美国社会的社会人群密度是和中国的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社会形态中的“群居”生活形态是已雄厚的人口基数为基础的,弱链接人际关系在高密度的“群体”中的断链关系明显的高于低密度的人口居住“群体”,中国是个已基础人脉构成其社会群居生活核心的国家,人脉意思就是关系纽带,在发展中国家人际关系纽带大于社会制度纽带,更先的形成了社会形态的理解基础。   

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中国体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利益制衡”,这种特征几乎是产生中国人交际思考的根源,而这种“利益制衡“更多时候是单一性的,个体的“利益关系”没有共享的必要,相反,恰好是很多中国人的软肋,那么6度模型如果按照完美的下游理论发展,则就是在共享人际关系,这种出发点的共享即便是在美国社会都是不被接受的,设想民主党的候选人最终发现 UU圈中其舅妈的老友的爱人就是共和党的竞争者。。这种“完美”理论是忽略了真实的社会形态中“ 人际制衡 ”原理的,如果应用到交友(情爱方面)这种应用就更加的具备危险性,设想你对你的下线同学的某朋友发出交往(情爱)的信号,而同一时候,她的下线发展出了你的妻子。事实上她也许正是你妻子一个仅仅是没有在你身边提及过的同学或者朋友。   

网络恋爱一个最基础的原则就是“默认匿名制度”,这就是人性本来的面目,网络虚拟的产生就是为了弥补现实人际关系的高度真实性产生的,现实和虚拟是相互制约也是相互弥补的,网络交友产生了人与人情爱关系的新种族,是多样性和高度复杂性的人性的附属产品,也是当今不容置疑的网络交友的绝对特征,六度在解释和包容这个特征方面显得过于模糊和牵强,它美好的愿望是解决人际间“默认匿名制度”的可反证性,但加强了真实性后又无法解决人本身产生的“默认匿名制”的需求,而事实上,它也从根本上无法加强建设出来的弱链接关系。现实社会不是完美的模型,断链的可能几乎是无处不见的,这样的UU六度导致的残缺应用事实上就是个变形的oicq,但问题在于最终我们所建设出来的归属我们的网络六度关系其最终的控制权不在我们手中,上述的两个简单的例子就证明了这种可能性之大,按照现代的网络心理学及行为心理学的观点,   

美国学者 R.P 就曾经提出,网络交友的最直接特征关键字分别是:窥视,隐藏,扮演,多投性,安全性,边缘性 (可以游离在真实和虚假之间,且这种游离最大限度的是由网民自我调整和控制的,这是人性本质追求对自由的掌控度产生的),窥视,隐藏,扮演,多投性这几点则概括起来为“游戏模式”。网络交友可以演绎成完全真实的真实交往,也可以“安全”的控制在“游戏”中,到底网民的出发点是“游戏”还是真实的想获得恋爱的几率呢?这是个混沌逻辑,二者兼有之,关键是“安全”被网民自我控制起来,在行为心理学方面,中国网民的逻辑是“游戏性远远大于真实性”的剥离了“游戏性”的六度导致了网络交友“游戏规则”的破坏,剥夺了网民对于潜意识游戏趣味的要求,因此,它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交友软件。   

与此同时,我们推理下现存的主流人际关系,在任何一个使用 oicq或者msn的即时聊天软件上您的分类,我们统计了3500个这样的个人的分类,您注意一下您自己的分类,看是否是倾向于一个这样的主流。   我的家人  11%的人建设了此分类 我的同学  62%的人建设了此分类 我的同事  59%的人建设了此分类 我的好友  100%的人有这个分类(这是上述软件的共同默认分类) 女性朋友(男性选择) 51%的男性建设了此分类 男性朋友(女性选择) 27%的女性建设了此分类   这就是3500个普通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分类基本表现,我们尽量选择了各种行业的,各种年龄层的普通人做了 email问卷调查,排除极其个人化的分类和特殊的分类,我们整理出来上面的表格,100%的人把默认的好友分类当做了公共分类栏,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其间,稍微有收藏和目录习惯的使用者就开始把分类按照自我理解进行了整理,按照次序分别为62%的人将同学分离出来,59%的人将同事分离出来,51%的男性将女性分离出来,27%的女性将男性分离出来,11%的人将家人分离出来。   

这里家人比例较少的原因是互联网络的普及和知识推广是近10年的事情,适应于60年代中期已下出生的用户群体,向上走,老人,中年人的使用比率迅速下降,因此家庭用户是个巨大的断链,在事实统计中,我们问卷的3500人平均年龄是28.2岁,最小14岁,最大42岁,但回答父母有oicq或者msn号码的只占据千分只三。这就是家庭断链的形成,事实上,网络收藏夹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主流使用者来说更大的倾向性是发展同年龄阶层的用户(例如同学和同事,例如异性朋友),所以网络人际关系目前呈现年龄扁平化关系,很难在一个网民那里发现上下跨越10年已上年龄的人际收藏夹。   

那么扁平人际关系之间是平行关系,主流的方向是绝对不交错的,例如初中同学和高中同学,例如同学和同事,他们一直存在在我们的收藏夹人际关系分类中,在您的 oicq和msn中有诸多这样的名字存在,但您有过多少想法让这些名字之间互相也产生关联呢?设想,您的oicq收藏夹中的所有用户是可以相互交互的,而且交互的理由是因为都认识您!那么您所建设的异性好友这个收藏夹里的异性朋友是否也需要交互呢?说到这里,我相信所有直接的用户都能做出迅速的判断,到底六度间隔是否适合我了。   

2:路由原理   

事实上,最完美的六度模型就是现有的路由原理,最早的六度发展者就是怀抱这样的美好愿望,把全世界的人用一张网联络起来,他们号称在6个人中能找到克林顿,大家知道,国际互联网的运做机制中很关键的基础传递硬件就是路由器,我们在对远在美国的朋友发送 email的时候,在和大洋彼岸的爱人即时聊天的时候我们都通过了无数的路游中转,它们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迅速的判断和决定数据吞吐的下一站和最接近的站,传递的最终使数据到达了目的地,路由的规则是星状的,它们只和最靠近的路由发生关系,由它决定向周围的哪一个路由分发数据,其原理就是最靠近,无论是物理距离的规则还是带宽的规则,或者数据堵塞的规避规则,总之它的作用就是周边联系机制和带判断的分发机制,这样的现实模型很类似六度描绘的逻辑。   

路由的第一层关系是最靠近的其它路游,依据此关系弱链接下去,但它只负责和周边的一层处理关系,包括传输和建设,事实上,全球庞大的互联网就是依靠这种简单的个体联络和导向判断原则建立起来的,稳固而坚韧。   

伊拉克战争期间,链接伊拉克的几乎所有的路由都被停止和摧毁,但从其北部边界还有几个不为人知的路由存在,由此,英美联军始终无法彻底斩断伊拉克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联系,事实上,路由原理就是一点接入,全网贯通,拓扑图是星状的特征决定了这个结果,路由遵循的5个原理,1:星状发展 2:只和附近的个体联络。3:只向最接近目的地的个体传递 4:无条件传递。5:无方向性传递。在这5个条件中,六度最无法解决的就是第四点第五点,这就是人际关系下的数学逻辑和纯粹的数学逻辑的本质区别。   

六度因为软件本身的原因,无法完美的解决上下传递的问题,例如,当用户乙发展的个人六度模型往下拓展的时候,在第4层关系中收录到了用户甲,而这个用户甲也是个六度模型建设者,他的下属关系中也收录了乙。这个时候软件的逻辑就异常的复杂了4,目前的六度软件没有一个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路由原理是不考虑整体的,永远已路游本身为唯一的考虑点,点连接点,连接多个物理点,没有任何上下,或者从属关系,一点不通,则环绕过去,而目前的六度是从属关系,一点不通,该点下面的链全部不通。人际关系的完美理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本质所决定的复杂性导致了过多的断链可能,因为,路由也许永远仅仅是六度的理想模型 。(本章技术资料请联络作者本人 mailto:btnewhawk@hotmail.com,请写明技术文章索要)   

3:波纹原理导致的错误 (下一章)   
4:弱链接的断链效应 (技术文件)   
5:无法解决的上兼容问题 (数学公式及推理模型)   

互联网的出现,让社会学家们有个更便捷的试验手段。《科学》杂志曾发表哥伦比亚大学一研究小组的论文。在这一次的试验里,传送的“包裹”是电子邮件。除了学术研究,“六度间隔”假说也启发一些人在网络服务上开展新探索。过去几年,美国出现了一大批社交软件(Social Software)和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服务公司 。中国的企业家向来具有拿来主义精神,目前不少人开始投身这场新运动。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已经推出或正在研发社交软件的公司大约有十家。尽管各种社交网络提供的服务五花八门,但大多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会帮你找到下一个客户、工作或恋人。以典型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为例,在注册时,你可以将朋友的资料登记进去,当这些朋友被邀请加入网站后,他们又把自己的朋友资料登记进去。这样就在网络上建起一个朋友链。通过这个链条,你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发现朋友的某个朋友,和自己有同样的癖好。于是,友情、爱情或工作机会,就会不期而至。   

不过,上面这些好处都是理想状况,或是“弱连结”理论推导的结果。(弱连接(Weak ties),指的是关系不密切、程度不是很深的社会关系,譬如普通朋友、普通同学见过几次面的熟人等。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曾在上世纪70年代做过一项调研,探寻人们如何利用社会关系找工作。在“弱连结的力量”一文中他发现,许多工作线索往往不是来自与人们关系最近的朋友,而是社交网外的熟人。社交网络真的能给用户带来新的交友和商业机会吗?实际情况恐怕并不那么乐观。   

Work Foundation不久前发布了一份名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社交软件”的报告。报告所指的软件社会化或“社交软件”,包括促进群体联络与合作的所有软件。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交网络,还包括电子邮件、网络日志(博客)、QQ等即时通讯软件、BBS之类群组讨论系统,以及文件编辑软件Wiki等等。   

社交软件的未来会如何?报告写道:社交软件的原则是打破在线的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体验与离线的面对面的经验之间的界限。社会软件关注社会资本,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双向整合,一方面将互联网整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将日常生活整合到互联网中。社会软件所寻求的是消除隔离的鸿沟。行内人都熟悉这样一句话,社交软件必须贯彻坚持的原则是,更多地关注社交,而非软件。

1 Comments:

Blogger Arcadia said...

赶浪潮的居多, 没一个真有潜力的。上文说得对, 人是有隐私的动物, 每个人的交友圈本身就是隐私的一部分, 通过六个人认识科林顿可能不假, 但打通这六个人的关节却是人际社会中的最让人耗力的事。 人在社会上交朋友,除了色就是利, 皆是人人必争之物, 怎会轻易让旁人得去。 这与树型的组织, 传销网不同, 那是上下属从关系确定之后的“交友”, 利益与从属结构直接挂钩。

网站只是媒体, 象电话一样, 电话本身不可能认识更多更有价值得朋友, 而电话带来的方便而产生的一些新的生活工作方式, 通过这个过程而了解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人类的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就是认为“简单”即为“直接”。 正确答案往往是最简单的一个, 但却从来不时“直接”的。

12:29 P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